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林志民:东亚中国“第一位员工”眼里的外资行法人化十年

2017-05-09 09:33:23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2017年,是外资银行在内地开启法人化之路的第一个十年里程碑。十年前,伴随中国银监会对外资银行在华机构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的正式发布,在华业务规模位居前列的外资银行争相进行法人化改制,使外资银行在内地市场的发展打破既往“分行主导”的市场格局,快速向“法人主导”趋势转变。

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长林志民

十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境内市场的不断开放,为外资银行在内地市场的发展孕育了大量机遇和市场空间,但同时内地独特的市场环境也为外资银行在华的本土化转型、可持续发展等提出挑战。在经历了初期的高歌猛进和“黄金发展期”后,外资银行将继续走好本土化之路,在当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外资银行将如何调整在华发展战略,保持核心竞争力成为重点课题。

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下称“东亚中国”)执行董事兼行长林志民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扎根本土的本地化经营方针为东亚中国深耕内地市场夯实了基础,东亚中国正着力提升业务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探索创新,打造差异化、特色化、本土化的发展道路。

扎根内地 融入本土

自1920年这家香港最大的独立本地银行在上海设立第一间内地分行,东亚银行在内地已有近百年的发展时间,其间业务从未间断。2007年3月,银监会对首批四家外资银行本地注册法人银行进行正式验收,东亚银行成为首批获得银监会批准改制的外资法人银行之一。

林志民介绍道,作为东亚中国的掌门人,来自香港的他早已深深扎根内地,在内地工作和生活了近25年。“我清楚记得当年3月30日中午,东亚中国顺利拿到全部分、支行的牌照时的场景,”说到这里,林志民的自豪溢于言表,“算起来,我可是东亚中国的第一位员工。”

谈起2007年法人化改制时拔得头筹的情景,林志民仍然记忆犹新。“尽管从外资分行改制为外资法人行,意味着银行需要满足更高的监管要求,但改制后银行可以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机遇,有利于银行在内地的长远、全面发展,这与我们致力深耕内地市场的发展战略是非常一致的。”

而今,这家来自香港的银行业“百年老店”仍然将“成为最佳本土化的外资银行”作为自身的发展愿景,“我们既要做中资银行里的外资银行,也要做外资银行里的中资银行。”林志民认为,与内地其他外资银行相比,东亚银行来自香港,所以最大的优势在于和内地同根同源,“因为语言相通、文化背景相同,我们有优势更加精准地理解内地客户的需求,及时把握市场、政策的变化,也更易于将国际金融与本地市场结合起来,带给客户优质的服务体验。”

在本土化的过程中,首先面临的是人才本土化和产品本土化的两大难题。林志民称,人才累积除了外部招聘以外更需要内部培养,十年前的高管人才组成,主要由香港总部输送,而今中国区高管三分之二已由本地员工接任。而在产品本土化方面,林志民表示本土股份制银行在产品创新方面领先于外资银行,因此外资行需要不断学习,了解客户特点和需求。

跑好“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浪潮来袭,对传统商业银行带来的冲击,林志民对这一浪潮笑称“又爱又恨”,“成本低、效率高、客群广是互联网金融公司掀起风云的重要原因,也是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林志民拥有非常开放的心态,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尽管这为传统银行业务带来一定挑战,但换个角度看,也为银行带来了新兴市场机遇。林志民认为,尽管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银行的汇款业务、信用卡业务及存贷款业务,但与其与之抗争,不如“化敌为友”展开合作,通过优势互补为客户带去更优的服务体验。

林志民认为,银行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信赖度,银行是实体而互联网则是虚体,同时银行的风控相较更为严格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的先行促使银行加快创新和改革的步伐,提供给客户更高效、便利的体验,这样的良性竞争正是银行业需要的。

目前,传统企业的融资依旧以银行为主要路径,互联网金融的底层基石则是消费主导,其中欠缺的正是客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林志民举例称,“最后一公里”的几大要素包括全面的风险评估、银行员工较互联网客服而言“更有温度的说服力”,以及“更贴心的咨询”等。

林志民表示,银行要开拓思路,顺应潮流,发挥在风控、金融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打造特色化、安全度高的移动金融产品。目前,东亚中国已着手开展网上银行、微信银行和手机银行等互联网及移动金融领域的开发,同时,通过与支付宝、银联、微信支付、Apple Pay等开展合作,东亚中国已成为内地支持在线支付功能齐全的外资银行。

作为最早进入内地市场的外资银行之一,东亚银行在着力推进本土化进程的同时,亦充分发挥在海外多个市场的银行运营及专业经验,将先进的银行产品及服务引入内地,如率先在内地提供房地产抵押贷款服务、将信用卡引入内地等。

谈起引进信用卡这项在中国金融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业务创新,林志民介绍到,“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东亚银行就率先在香港与美洲银行合作推出首张港币信用卡,而当时内地尚未有银行加入维萨国际组织或万事达国际组织,境外人士持卡在华消费,遭遇了无商户接受、无银行收单清算的处境,东亚银行看到这一市场需求,就在1979年将在香港广受欢迎的信用卡服务引入内地。”

东亚中国是内地分行网络最庞大的外资银行之一,营运网点遍及全国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并是首家在内地发行人民币借记卡、信用卡及金融IC借记卡,首家在香港发行人民币零售债券、首家在内地全国银行间市场发行人民币金融债券及同业存单、首批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开设网点的外资银行。

更加注重防控风险 转换增长模式

在外资银行法人化之路开启的首个十年间,内地注册的外资法人银行迅速增加,外资银行在内地市场的布局逐步扩大,客户基础持续提升,业务规模整体发展平稳。然而,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大背景下,银行业普遍面临不良贷款率上升、盈利能力减弱的困扰,行业竞争持续加剧。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外资银行不太可能再像前些年那样保持高速的增长了,然而外资银行的优势依旧很明显。”面对行业困境与挑战,林志民表现得很淡定。“从2007年首批外资法人银行注册成立至今,外资银行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刚开始头几年主要专注于圈地扩张、丰富产品线等,后来慢慢逐步进入业务整合、网点调整等阶段,而在当前挑战加剧的情况下,外资行将会更加注重加强风险防控、提升运营效率。”

林志民表示,东亚中国早于2015年就开始推行一系列有助提升风险防控、改善资产质量的措施,包括更严格的信贷指引、信贷审批集中制度等,相关预防措施已初显成效。同时,东亚中国未来的企业贷款业务将以稳定的大型国有企业为目标,并以公用事业、医疗保健及制药、仓储物流、环境保护及清洁能源、食品及教育六大优势产业为重点,以不断优化贷款结构,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反弹、零售销售上升及生产者价格指数改善,内地经济于2016年下半年逐步稳定。林志民表示,2017年依然非常看好内地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入将刺激消费,并为服务业的新兴产业提供支持。此外,“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等,将释放更多改革红利,为内地外资银行创造更多市场新机遇。

“东亚中国下一步将大力推进增长潜力强劲的业务,转换增长模式。”林志民表示,随着企业及零售客户对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东亚中国将因应需求,发挥在跨境业务方面的优势,持续推出更多跨境业务方案、财资及财富管理产品,并不断深化与战略伙伴在消费贷款及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合作。

编辑:林洁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