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A股万亿商誉“排雷”进行时 上市公司“破局”手法生变(2)

2017-05-05 09:21:48    中国证券报  参与评论()人

据统计,截至2016年末,A股共有1728家公司产生了商誉,累计规模高达1.05万亿元,而同期上市公司净利润仅为2.76万亿元,商誉占净利润的比例超过三成,高达38.04%。相比之下,2015年全年商誉确认额为6487.10亿元,同期营业利润为33572.32亿元,占比为19.32%。短短一年,A股商誉增幅超过六成,占净利润的比例也大幅提高近二十个百分点。

商誉急剧变动已成为拖累上市公司业绩的重要风险因素。深圳某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指出,在现有会计准则下,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将被确认为商誉。商誉列入资产负债表,不折旧、不摊销,但需要每年进行减值测试,减值金额将计入公司利润表,一经确认不得转回。“这也意味着商誉减值往往成为一些上市公司业绩下滑的‘黑天鹅’,一旦被收购资产业绩变脸,就将造成商誉减值,直接影响上市公司净利润。”该负责人指出,商誉越重,计提减值对利润造成的冲击就可能越大,上市公司、投资者双方均应高度警惕商誉过度减值带来的风险。

上市公司“破局”手法生变

为避免商誉“地雷”,尽量减轻对业绩的影响,上市公司的应对手法也开始发生变化。“一般而言,一旦被收购资产出现业绩承诺不达标的情况,上市公司大多会要求承诺方尽快补足差额。”深圳某私募负责人告诉记者,通常承诺方和上市公司会约定以回购股份或支付现金的方式对未达标部分进行补偿,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承诺方的补偿往往难以兑现,“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多数会同标的方原股东进行协商。”

“此前最常见的协商结果是更改业绩补偿方案,通常是将业绩承诺期内每个年度单独测算和补偿改为三个或五个年度届满时一次性测算和补偿,或是将现金补偿改为股份补偿。”该私募负责人表示,最近市场出现了“升级版”的业绩补偿方案更改方式,将原定的业绩承诺期延长、原定承诺金额提高。比如日前海格通信即按规定及相关程序,发布了关于延长长沙海格北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业绩承诺期及增加业绩承诺的公告,将原定三年的业绩承诺期延长至五年,并将原定6500万元的业绩承诺金额提高至6800万元。

近期也有部分公司果断出售资产“止损”。以吉艾科技为例,2016年,公司实现营收2.39亿元,同比下降17%;净利润亏损4.39亿元,同比大幅下滑666%。业绩大幅下滑的“罪魁祸首”是2015年5月收购的安埔胜利,当时安埔胜利100%股权的交易总价为8亿元现金,评估增值率高达849%。交易对方承诺,安埔胜利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实现净利润分别不低于9443.55万元、1.086亿元和1.194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