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财税改革第四年:中央地方财政关系调整成关键(2)

2017-03-12 22:02:03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财政体制改革发力领域

“从今年预算报告可以看出来,财政体制改革成为今年财税改革重要发力点。相对于去年在国防、外交、公共安全等方面划分央地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今年改革将触及更为复杂的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汪德华称。

针对当前政府职能定位不清,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尽合理——一些本应由中央直接负责的事务交给地方承担、一些宜由地方负责的事务,中央承担过多,不少中央和地方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交叉重叠等问题,上述《意见》通过适度加强中央的财政事权,减少并规范中央与地方共同的财政事权,保障和督促地方履行财政事权,并各自承担与事权相应的支出责任等举措,来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

根据《意见》给出的时间表,去年国防、外交等领域率先启动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而2017年和2018年,将争取在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汪德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比如财政预算报告中提出,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实现“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这就和教育领域的中央与地方事权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相关。

冯俏彬称,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建立了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制,这些都纳入了财政兜底范围内。下一步,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划分改革,来明确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兜底责任,更值得期待。

地方债管理规范优化

财政预算报告中,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仍然排在首位。

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专家认为,今年财税改革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依然是财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具体内容包括,出台修订后的预算法实施条例;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和部门预算改革,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

冯俏彬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预算法实施条例主要对新预算法的原则性方向予以细化,此前因为对具体内容有些争议一直未出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预算法实际操作环节不够清晰规范。而此次预算报告明确提出,今年出台预算法实施条例,将有利于预算法更好地落地。

作为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重头戏,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被摆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

财政预算报告提出,把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具体举措包括,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预算管理;加大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工作力度;加强对地方落实债务管理制度情况的监督。

财政部数据显示,2016年末,全国地方债余额15.32万亿元,控制在年度地方债限额17.19万亿元以内,比全国人大批准的债务限额低1.87万亿元。

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郑春荣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债务限额相当于“高压线”,绝对不能突破,从当前数据来看,全国地方债务余额明显低于限额,债务风险可控。

财政部部长肖捷在全国两会上答记者问时表示,中国政府负债率并不高(2016年底约为36.7%),地方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近年来一些地方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违法违规举债担保问题,个别地区的偿债能力还有所减弱。为了防范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财政部高度重视,已经建立了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和分类处置指南等一系列制度。为了制止违法违规举债担保的行为,下一步,财政部将坚持“开前门”和“堵后门”并举的做法,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