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互联网”成高估值敲门砖 小米拟发规模剧减冤不冤

2018-07-03 09:18:39    证券时报  参与评论()人

“互联网”成高估值敲门砖 小米拟发规模剧减冤不冤

发行价或位于已公布区间的低位——17港元,融资缩水近一半……如果市场消息属实,那么小米显然未能成功说服投资人为其“互联网”定位支付高额溢价。但小米的招股之路至少透露出一个信息:说自己是互联网公司,一定比硬件公司更受市场追捧。

万能的“互联网”三个字,正成为高估值的敲门砖。这也牵扯出一系列市场争议很久的问题:互联网企业动辄数百亿的高估值是怎么来的,模型涉及哪些因素?在有些公司主营业务甚至还处于亏损的阶段,高估值是客观反映投资人信心,还是吸引下一波接盘侠?“估值”估的是未来价值,但投资人推崇的“互联网多元布局”,要用多少时间才能够完成对辐射领域的深耕?如若沦为鸡肋业务怎么办?

“估值”本来就是一个掺杂了主观因素的行为,所以在证券时报记者的采访中,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统一答案。但受访投行人士、私募股权人士、及资深互联网企业人士的回答,却串联出了目前市场对高估值企业登陆二级市场后屡屡破发、对“互联网”概念被过度追捧的冷静思考。

  小米拟发规模剧烈缩水

从最早估值2000亿美元掉至1000亿美元,再到一个月前的700亿~800亿美元,临近招股结束,小米的估值已缩减至约540亿美元。小米估值轮番变幻的背后,最终牵扯出一个实质性问题——投资人是否愿意为其商业模式,或者说商业愿景买单。

近日有消息传出,小米港股IPO最终定价为17港元/股,对应的估值约为540亿美元左右,市盈率39.6倍。事实上,早在2014年12月,小米获得第五轮融资时,云峰基金、厚朴投资等投资方给出的估值就已经达到了450亿美元。这意味着,如果小米最终真如传言按照17港元/股发行,那么其在3年时间里,估值只溢价了20%。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