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从大亚湾核电站的钢筋水泥都需要进口,到如今“华龙一号” 示范工程防城港二期设备国产化率86.7%,从完全的“小学生”,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先进三代核电技术,并使之成为国家名片,落户海外市场……在过去的四十年我国核电成功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逆袭之路。
从零到一:连钢筋水泥都需进口
“大亚湾核电站设备国产化率不到1%,连大宗的材料,钢筋水泥都需要进口,仅调试锅炉是中国生产的。” 作为国内第一批核电人,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宫广臣对三十多年前的情况记忆犹新。
彼时,在改革开放大潮推动下,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展开,电力供应却拖了后腿,停电成了家常便饭。
1978年4月、5月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王全国随谷牧副总理出访西欧后,“在广东建设核电站”的构想就挥之不去。随后,1978年12月,中国决定向法国购买两座核电站设备。1981年,在中央11部委审查会上,王全国公开“请战”,不当省委书记来筹建大亚湾核电站。
然而,现实是,大亚湾核电站总投资40亿美元,但当时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仅为206.4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只有区区1.67亿美元。
在此之下,大亚湾核电站尝试了“借贷建设、售电还钱”的全新模式——向银行借贷进行建设,建成后将电卖给香港换取外汇。在国家计委的投资项目表上,大亚湾核电站一栏的投资数额赫然为“零”。有人把这一思路形象地叫作“借钱买鸡,养鸡生蛋,卖蛋还钱,还有钱花”。“借贷建设、售电还钱”也打破了我国重大项目由国家投资的模式,成就了“零资本裂变”的奇迹。
一本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次次谈判、一场场讨论,最终1985年2月9日,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中广核前身)举行了盛大开业典礼,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最大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由此诞生。两年后的8月7日,大亚湾核电站核岛建设浇筑了第一罐混凝土,标志着中国核电的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