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医疗投资背后的恐惧与贪婪:十月怀胎变成一月不现实

2018-06-05 09:34:00    中国企业家  参与评论()人

最近,基石药业刚刚宣布获得了2.6亿美元的融资,B轮融资共有14家投资机构参与,由GIC领投,高瓴资本、红杉资本、云锋基金、中信产业基金等13家投资机构跟投,基石药业致力于肿瘤免疫创新药物研发的公司。有消息称,此次融资也是国内生物医药领域B轮中最大单笔融资。信达生物、开拓药业、复宏汉霖等外界传闻申请港股IPO的公司都在最近宣布了新一轮融资。

对于行业的疯狂,一位基因检测行业高管有点颇为不解,他告诉《中国企业家》,过去医疗器械类产品,可能一个公司销售额在6000万元左右,有一定的行业壁垒,估值4亿元左右投资人都会觉得非常贵,而现在好像情况发生了变化,同样销售额的公司估值都是十亿元人民币以上。

“投资人不再以市盈率来判断估值,现在的投资逻辑变成了如果此时不投,公司上市后可能就会翻十几倍,投资人出于这种担心都往前投资,因为他们相信这些被投公司上市之后还是可以获得收益。”上述基因检测行业高管表示。

有这样想法的机构不在少数。该高管称,2016年那轮基因检测行业投资热时一些因战略定位、市场空间较小未能获得融资的肿瘤基因检测公司在今年宣告获得了新一轮融资,背后多是二三线投资机构参与。

大量资本如潮水般涌入医疗医药行业。来自ChinaBio的数据统计,2017年之前的30个月,生命健康领域已获得近450亿美元融资,投资额达到120亿美元。2017年融资额相对于2016年翻了两倍,达到110亿美元。

易凯资本副总裁张骁最近接触了很多来自于房地产行业、金控集团方面的投资人,他们都在试图理解生物科技行业,并正在招兵买马建立医疗投资团队。“现在很多行业逐渐进入成熟期,但在创新药领域,仍然存在很大的投资机会。”张骁分析这是吸引外界投资人入局的主要原因。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