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大数据杀熟套路深(2)

2018-03-27 16:17:17    北京晚报  参与评论()人

“我觉得后台肯定有大数据在统计,发现我开始频繁搜索这条航线,那肯定是有刚性需求了,所以第一次虽然搜索出来了‘便宜票’,但是我当时没有下单,之后就再没那么便宜的价格了。”汪先生说:“互联网生活里,不但在订机票方面我们付出的价格开始被‘大数据左右’,在生活中,网约车、订酒店,都存在这类‘大数据杀熟’的情况,‘老客户’们习惯性以为自己是‘老客户’肯定会得到更多优惠待遇,其实真实情况是有些商家更倾向用优惠吸引‘新人’。而且,经常被‘杀熟’的,应该是对价格相对没那么敏感的群体。”

郑女士在购买书籍方面也遭遇了相同的经历。“我有个习惯,最近想买但不太着急要的东西,喜欢先放入购物车,过几天再查查,发现同样的商品,价格一直都是忽高忽低的,但是比如我第一次搜索后准备购买的儿童图书,价格是20多元一本,过几天再想买时,发现同一本书就是30多元了,再也没有第一次的价格。这种现象是比较频繁发生的,后来我只得购买该网站的会员卡,这样就不用再担心经常买的消耗品悄悄涨价了,能直接以相对低的会员价买到。”

套路3

手机下单 品牌影响价格

“同样是从温州南站打快车到均瑶大楼,苹果手机显示为52.1元,而安卓手机则显示为46元,难道真的存在大数据杀熟吗?”日前,某网友将某知名打车软件的两个手机报价截图发布在网上,引起消费者热议。“我用苹果机和安卓机自己做实验发现,同样一段路程顺风车苹果比安卓贵三四块,快车苹果比安卓贵13块”、“我和室友从公司回家是同一线路,每次打车她都比我贵七八块,因为她是苹果,我是安卓”……不少网友纷纷实测,称计价不但和新老客户有关,还似乎与手机系统有关系。

对此,相关打车软件回应称,从未有过大数据杀熟,预估价与实付价不同,会实时波动。而造成“预估价”波动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每个行程的预估价是根据乘客定位、实时路况、预估行驶里程、时长计算预估的。第二,软件显示的预估价金额等于预估价减去优惠券抵扣金额。第三,乘客发单时所处的网络环境是复杂的,可能是移动网络、可能是Wi-Fi环境。不过,对于这一回应,很多网友表示并不买账。

此外,有网友声称,用不同手机充值不同的视频会员报价也不相同。记者在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等视频网站查询发现,安卓和苹果手机在会员购买价格方面确实存在差异。以腾讯视频为例,开通VIP会员,安卓用户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价格分别为20元、58元、108元,年费是198元,而苹果用户购买则分别贵出5到35元不等。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