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复盘华为、腾讯数据争夺战 数据该如何“确权”?(7)

2018-01-16 09:30:00    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评论()人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腾讯曾就与华为之间的数据纠纷提请工信部进行裁决,工信部坚持此事以市场经济规则解决,即涉事双方互相协商,争取达成行业内的一致意见。

与早就实现标准化交易的石油相比,数据的定价问题始终是个难点,也是重点。有分析认为,鉴于数据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即便企业出价从外部购得新的数据,嫁接在自身数据之上,很可能产生不知如何使用、不知如何发挥最大价值等问题,所以对数据价格不知该如何确定,于是将自身数据都“据为己有”,有意回避公开交易机制,成了商业机构自保的一种选择。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数据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这种不对称与实物商品交易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有所不同,不仅买方对大数据商品的价值不确定,甚至卖方对其拥有的大数据也无法做出理性评估。”据了解,目前数据行业中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定价机制,大多数交易以协议定价和拍卖竞价及固定定价进行。

“我们从来没有从外部采购过数据。”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数据交易中经常出现“我买来之后发现其实这段数据并不是我想要的,于是我觉得买亏了”,以及“你认为不重要的恰恰是我认为非常重要的”等认知不对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出于谨慎以及医疗数据的特殊性,丁香园没有对外采购过数据。而与买卖双方以及行业内部自行协商搞出一个价格相比,李天天更倾向于一个第三方交易机构专门就数据的定价做出一系列标准,然后大家共同执行。

“我想我们的使命也是如此。”李天天的想法与汤奇峰不谋而合,汤奇峰认为,企业与企业之间一家家地谈价格,首先在时间上是浪费;其次,某一家企业不可能掌握与数据行业有关的所有动态,而数据交易机构的专业性和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都可以支持其掌握买卖双方的信息,进而逐渐形成买卖双方都认可的市场化定价机制,而非掺杂了较多主观化甚至情绪化的定价行为。“通过我们的打包和其他各种技术处理,形成标准化的各类‘数据商品’,进行自由流通并不会是特别遥远的事情。”汤奇峰说。

数据该如何进行标准化的交易?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