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世代匆忙交替轮回 中资和外企风云轮转

2017-08-14 10:01:13    北京晨报  参与评论()人

技术进步、制造业迁移、云谲波诡的市场,科技产业的成长和变革史中,无数崭新的产品让人血脉贲张,也有无数传奇转瞬间沦为时代的弃婴。

世代匆忙交替,中国企业和外资公司也在时间的脚步里风云轮转。在这一轮“复兴”大潮中,中国公司成为背后的推手。

  外资品牌回归中国市场的背后

  都有中国资本的助力

阔别中国3年的VAIO 带着两款笔记本电脑重归中国市场,为其渠道站台的,正是在笔记本品类享有大量成功操盘经验的京东。IDC的数据显示,京东已经占据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37.4%的份额。在中国端产品的销售商,占比更高。

京东集团副总裁、3C事业部总裁胡胜利用“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形容和VAIO的合作,“12年前,因为合作伙伴的支持,京东才变成了中国最大的3C零售平台。”胡胜利说,这一次,刘强东特意做了批示,“全力支持VAIO回归。”

VAIO品牌在中国的负责人黄新初也表示,京东对VAIO的回归之路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早在2014年VAIO退出中国市场时,VAIO和京东就曾探讨过中国市场继续合作的可能,因为VAIO产品在京东很受欢迎。2016年双方再次接洽沟通,觉得合作时机逐渐成熟了。”此后,京东和VAIO双方就VAIO品牌回归中国市场一事保持了密切沟通,并最终促成了VAIO的回归。

中国市场用户对轻薄本的热度持续攀升,VAIO此次带来的两款新品是迎合这一趋势的轻薄系列的代表产品。Z系列产品将全部在日本本土生产,S13系列虽然在中国生产,但出厂前还会运回日本进行最后的检测与完工。为了切身感受VAIO的品控力度,京东方面还曾亲自到VAIO的日本生产基地进行过考察。

胡胜利承诺,京东可以为VAIO品牌提供从线上到线下、从物流到信息流的一体化品牌重塑服务。而借助中国近年来高度发达的电商渠道,越来越多的外资品牌希望最大化地实现品牌重塑,重新争得市场。

夏普手机和黑莓回归中国市场的背后,也都有中国资本的助力。

2016年,夏普公司接受了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兼并计划,正式成为该公司旗下的一家子公司。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不断攀升,OEM利润单薄如纸。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对夏普手机的期望很高。手机业务是富士康通向未来的重要一环。富士康不仅取得了夏普的实际控制权,还投入3.5亿美元买下诺基亚功能机业务。富可视和诺基亚功能机业务主要面向海外市场,以低端市场为主,夏普手机则主攻中高端档位。

黑莓也在2016年宣布停止开发智能手机,同年与国内知名的电子企业TCL达成协议,授权后者在未来手机上使用其品牌,并在全球销售这些手机。在国内市场,TCL手机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黑莓品牌似乎被视为其进入高端市场的一条“捷径”。

  对于每一个想要重整旗鼓的品牌

  中国是最重要的市场

自1960年代以来,人们常把亚洲经济体比作“雁行”。当日本在制造业价值链内向上攀升,比如进入电子领域,中国台湾和韩国可以进入日本留下的纺织品市场。结果就是像迁徙候鸟那样梯次发展。而每一个新的制造业中心的成长,都是全球经济中最令人激动的变化。它们提供了新的消费品市场,为全世界的公司带来巨大机遇。

中国目前仍然是亚洲最重要的制造中心,而向消费倾斜的经济政策又强化了中国世界大市场的地位。这让传奇品牌在中国的“复活”成为了必然。

已经完成财富积累的中国企业,希望借助这些品牌打开高端市场的大门。

出海传媒创始人黄河认为,有了资金的支持,中国企业走出的方式与西方跨国企业有很大不同,后者多在具备了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后再把成果复制出去。而中国企业则希望通过海外收购或投资,来迅速获取资源、品牌或技术,先拿过来补充自己的实力。

以2008年金融危机及2014年两个时间段为节点,一大批中国公司出海海外,在获取品牌方面,有吉利收购沃尔沃汽车、复星收购葡萄牙保险公司Caixa Seguros等为代表;而在拿到先进技术方面,则有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混凝土机械制造商CIFA、美的收购库卡机器人公司等。

在去年201笔外资对日并购交易中,亚洲买家占到了近一半。中国大陆和台湾买家的并购活动仍然十分活跃,他们共斥资9332万亿日元,做了51笔交易,并购金额和交易数量都创下了纪录。

而与此同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败下阵来的日本科技公司,则在经历艰难的转型。

出售旗下VAIO个人电脑业务的计划,是索尼10多年来准备摒弃亏损业务的首个明确标志。与之相伴随的,是日本公司的倒闭潮。“企业仅仅拥有一流的技术并不等于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企业的经营管理靠的是一套复杂的综合性战略,战略方向错了,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济于事。”富士通综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员柯隆撰文说。

对于每一个想要重整旗鼓的品牌或产品而言,中国也是最重要的市场。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0.4%。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4%,消费继续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即使是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中国仍然存在更多的机会。专业服务集团埃森哲对全世界的2.6万名消费者进行了调查,发现54%的消费者今年计划购买新的智能手机,印度和中国的潜在消费者尤其多。这在市场增长放缓之际是个可喜的好消息,此前的数据显示,智能手机市场2016年增长率从前一年的14%放缓至5%。

  怀旧和买单隔着千山万水

  品牌神话还奏效吗?

无论是黑莓、摩托罗拉还是诺基亚,他们的名字仍在回响,但是,重现往日辉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VAIO是什么,我都没听说过。”95后的芳芳说。和她一样,新生代的消费者对于这些“老品牌”已经十分陌生。即使是品牌粉,“怀旧”和为此“买单”之间,还隔着千山万水。

改换门庭后的富士康挖来了手机业务的新掌门人罗忠生。罗忠生从2000年开始担任中兴通讯新技术研究部部长,中兴通讯副总裁、酷派集团海外业务负责人。2017年3月进入富士康后,担任富士康资深副总裁,负责夏普手机业务和富可视手机业务。罗忠生表示,夏普手机的回归不是向老用户兜售情怀,而是通过全面屏这个新的切入点重新进入中国市场。

但是,事实上,2017年已是夏普手机“两出三进”中国市场。夏普手机从2003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两年之后就因为本土手机品牌的崛起被迫撤出;2008年夏普凭借9010C手机再次进入中国,因为2010年以后中国手机市场竞争惨烈,2013年再次被迫撤出。

TCL通讯与黑莓的关系更像是贴牌制造。2016年12月,BlackBerry有限公司(黑莓)宣布与TCL通讯达成长期的授权许可协议,根据协议,黑莓将授权TCL通讯使用其安全软件、服务套件及相关品牌资产,TCL通讯将负责设计、生产、销售黑莓品牌移动设备,并提供客服支持。简单来说,就是黑莓放弃自主研发硬件业务、改做手机外包业务了,而TCL通讯以承包的方式拿下黑莓品牌。

换了“马甲”的TCL手机,真的能够打动高端商务人的心?

TCL在2004年4月开始重组并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在欧洲,TCL通过这个海外品牌占据不少的市场份额。在TrendForce发布的全球前十大智能手机厂商榜单中,2015年、2016年TCL均以4%的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七。

但是在国内,市场上已经很少能看到TCL手机,其整体手机业务也每况愈下。数据显示,TCL手机类产品销量在2015年达到8355万台的高峰,2016年已下降到6876万台、同比下降17.7%;在2017年上半年,TCL手机类产品销量已经进一步萎缩至2117万台、同比下降36.16%,巨亏8.52亿元。

联想+摩托罗拉的组合也并不乐观,每当联想集团发布财报的时候,外界都会质疑联想不尽如人意的移动业务。摩托罗拉手机业务在美国和欧洲市场均大幅盈利,不过在中国市场要想突围并非易事。前五大手机品牌已经占据了市场近78%的市场份额,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大量手机品牌在消失。

除了一线的华为、小米、OPPO、VIVO四家厂商和苹果三星之外,市场留给新兴品牌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而且如今的手机竞争,已经是渠道、内容生态、供应链等的综合竞争。

另一个难以忽视的变化是,中国市场早已不再是单纯追求原产地组装或者品牌的初级市场,进入理性消费时代,品牌“神话”还能奏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