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打补丁”又“钉钉子” 北京储备更多楼市调控工具(4)

2017-08-08 09:06:56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补砖头”变“补人头”

  构成“购租并举”体系

“去年女儿成为了首师大附中大兴北校区小学部一年级新生,上学期又戴上了红领巾。”采访中,承租了高米店家园公租房项目鲁女士难言喜悦之情,“孩子上学是件大事,公租房住户也能享受就近入学政策,给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否则孩子就要回到户籍所在地青云店镇去读小学了,实在距离太远了。”

在未来5年的供应计划中,租赁住房占比较高,为了保证租赁住房的承租人能够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北京市正研究扩大租赁住房赋权,让承租人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居住在高米店家园公租房小区的鲁女士就率先享受到了子女就近入学的政策利好。

2016年市保障房中心持有的16个公租房项目中,有199名承租家庭适龄子女实现了就近入学。记者了解到,北京市有关部门正联合研究制定住房租赁管理办法,住房租赁市场的不断规范,对稳定市场预期,稳住房价意义重大。

未来5年,北京市提供的租赁住房比例较高。北京市土地市场当前实行的“限房价、竞地价”,最终进入竞自持面积的做法将会提供一部分租赁住房。邹劲松介绍,北京市将在集体建设用地上建设租赁房,并吸引社会资本进入,解决土地成本过高的问题。

实际上,从2011年起,北京市在海淀唐家岭、朝阳平房村等5个地方陆续开展集体土地建设租赁房试点项目,面向周边产业园区职工出租,或者由区县政府整体趸租作为公租房,面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租。由于解决了土地问题,也就直接降低了建设成本,这些试点项目平均成本为每平方米5300元,租金每月每平方米30元,低于周边市场租金30%左右。

“由集体经济组织持有房屋,住房保障部门可以趸租过来,并按照公租房的一整套规则实现规范的出租运营管理。”邹劲松说,北京试点中,由市或区县政府整体趸租,支付5至10年的租金作为建设资金,房屋用作公租房,面向城镇住房保障对象,变“补砖头”为“补人头”。

保障4个“三七开”落地首先要保障土地供应。记者了解到,除了在集体建设用地上建设租赁住房,北京市今年将确保供应1000公顷的国有建设用地用于建设住宅。北京市规划国土委总工程师丁晓表示,北京不仅首次对外公布周期为5年的供应计划,还将供地计划由指导性改为指令性,今年的计划是必须完成的。

此外,北京市梳理出了拿地未开工项目161项1312万平方米,开工未入市项目228项965万平方米。在市区两级有关部门的协调推动下,截至5月底,拿地未开工项目实现新开工295万平方米,开工未入市项目实现项目入市216万平方米。北京市住建部门正采取多项措施推动这些项目尽早入市。

“北京市为控制地价,采取的限房价、竞地价土地出让方式将会影响土地财政的收入;一系列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措施也将影响房屋交易,导致税收大幅下降。”赵秀池说,从目前来看,北京并没有因为各方面收入的降低而放松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保持了应有的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