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300家平台纷纷离开 众筹平台为什么全军覆没?(2)

2017-07-06 09:07:34    钛媒体(北京)  参与评论()人

创业太热,热到VC都不够用了。

股权众筹就是在这波创业春风中开始了疯狂生长。

2011年,股权众筹这个全新的模式,飘洋越海,从美国来到中国。

很长一段时间,股权众筹只是传统VC的补充,突然间,它从“补充者”,成为了“替代者”,甚至“颠覆者”。

最先觉察到风口的,是嗅觉灵敏的创投媒体系,以36氪为主要代表,他们的用户多为创投人士,又聚集了一批早期的创业项目,有先天的发展优势。

他们带着强大的使命感,宣传语也是豪气干云:“让钱跟着人走,而不用看‘豪门’的脸色”。

在媒体推波助澜下,风口真的来了。

2015年,巨头们敲锣打鼓都来了。京东、阿里、小米等电商系,试图将股权像商品一样兜售。

不久,蚂蚁金服也发布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闻发布会,宣布成立“蚂蚁达客”。

“国外有纳斯达克,中国有蚂蚁达客”,蚂蚁金服的副总裁韩歆毅在舞台上描摹恢弘蓝图,他引用着马云的名言作为注脚:“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在巨头的牵引力下,第三方的小平台,开始出现了爆炸式增长,众筹客、大伙投、第五创、头狼金服等多个项目都宣布完成融资,融资额百万级别。

“最火的时候,近300家平台”,众筹行业垂直媒体“众筹之家”的主编子野称,很多平台融资后,开始高调宣传,甚至在高铁座椅上打起了广告。

2016年年初,凹凸租车在京东上众筹2500万人民币,上线3分钟即超募,最后居然募资近1亿。

“人人都是做天使的时代,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了”,在《新闻直播间》的栏目上,主持人和嘉宾对于这个金融新生儿充满了热情,“值得我们去呵护它”。

股权众筹一下被推到了浪头之巅,但一些,却开始出现异样的妖氛。

“整个投资环境都是非理性的”,子野注意到,大多数的投资者,来自于P2P领域。

彼时,P2P如炽浪扑面,激活了民间散碎的资本,人们开始接受这种新式的理财理念。

股权众筹正是搭上了这一波时代快车。而子野注意到,很多平台为了上车,开始不择手段,“宣传的时候,直接说本金可以翻一倍、两倍”。

相比P2P年化12%的利率,这个新生的模式,却打出了高达100%甚至200%的回报,一度让投资人心智全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