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中药饮片抽检屡上黑榜 去年收回GMP证书中占比近半(2)

2017-06-14 08:57:10      参与评论()人

“中药饮片的生产其实不存在太复杂的工艺。”史立臣介绍,“因为过去常以小作坊、小企业生产为主,虽然后来纳入GMP监管体系中,但是质量问题却是不断。”

食药监总局公布的抽检信息印证了史立臣“质量问题不断”的说法。事实上,自2017年春节以来,围绕中药饮片的监管,食药监总局的动作就持续不断。

法治周末记者梳理了2017年2月至今食药监总局针对中药饮片产品质量进行的抽检情况后发现,短短5个月不到,食药监总局先后8次累计曝光了281家中药企业312批次中药饮片存在质量不合格问题。

可以说,中药饮片俨然已成为了抽检黑榜上的“常客”。

梳理结果显示,今年2月、3月、4月、5月、6月均有中药饮片因产品不合格遭到食药监总局点名。这其中,食药监总局先后在2月、3月、5月两次曝光中药饮片产品不合格名单;以刚刚过去的5月为例,115家企业生产的132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

当然,这些涉事的企业中,亦不乏知名企业卷入。

例如,在食药监总局4月、5月的抽检中,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药饮片分公司先后两次分别因土鳖虫和菊花不合格而上抽检黑榜;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4月的抽检中,亦因5批次菊花性状不合格而遭点名。

“小、散、乱”是主因

梳理结果同时显示,这些被曝光的中药饮片之所以不合格,直接原因是包括性状、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分、二氧化硫残留量、含量测定、樟脑、不挥发物以及检查项下的细菌数、装量差异、溶散时限、有关物质、重量差异等指标存在不达标。

那么,又是怎样的原因造成了中药饮片频频出现这些不达标的质量问题?

“中药饮片的上游材料就是中药材。”史立臣透露,“频发的质量问题首先与上游中药材的生产销售有关。”

“过去中药材多是野生,现在为了满足更多的需求,多采取人工种植。”史立臣介绍,“为了增加经济效益,也促使了很多种植户在使用化肥农药时普遍滥用,而这都直接影响到中药饮片的质量。”

原因还有中药饮片企业的规模、生产有关。

“我国中药饮片企业虽然数量不少,但规模偏小,在技术等核心竞争力方面明显不足,行业标准始终无法建立。”中国卫生法学会长常务理事、首都医科大学卫生法学系副教授刘炫麟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出于降低成本、追求经济利益的考虑,在现实中存在用硫磺熏蒸、化学色素染色、掺杂增重等失信行为,这同样直接影响到中药饮片的质量。”

关键词:中药饮片饮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