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顺丰VS菜鸟:大数据争夺战(4)

2017-06-13 09:17:53    中国经济周刊(北京)  参与评论()人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1月,中国超过70%的快递包裹、数千家国内外物流、仓储公司以及170万物流及配送人员都在菜鸟数据平台上运转。

此前,顺丰已经多次表现出跟菜鸟的距离感。作为中国快递业的龙头老大,它还在菜鸟网络之外组建自己的联盟来对抗菜鸟。2015年4月,顺丰联手申通、中通和韵达共同投资5亿元成立丰巢科技,而这次停止对菜鸟开放物流数据接口的,除了顺丰,还有丰巢。

丰巢2016年开始跟菜鸟合作,内容包括菜鸟提供消费者手机号信息给丰巢,丰巢反馈快递出入柜信息、丰巢网点推送等相关快递柜物流信息给菜鸟等。

在2017年合作续约的过程中,菜鸟提出,所有快递柜信息的触发必须通过菜鸟裹裹,取件码信息无条件给到菜鸟,丰巢需要返回所有包裹信息给菜鸟(包括非淘系订单)。显然,丰巢难以接受以上合作条款。

“京东和阿里都在从原来的流量竞争转化为用户黏度、用户数据之争。谁与用户关系最密切,谁就能够抓住用户的潜在需求,这是未来新零售时代的竞争核心。可以说,无论是丰巢非淘系订单数据,还是云数据,都涉及到顺丰的业务机密,一旦交出,意味着顺丰的业务数据就被阿里掌控,这是顺丰无法接受的,于是有了顺丰强势反击。”于建民分析。

他认为,平台与商家一直都是爱恨交加的两方。一方面,两者拥有共同的利益追求;另一方面,两者又为了不同的话语权争夺。顺丰走了品质路线,拥有一批高端客户,与依赖于淘宝等电商平台、价格较低的“四通一达”不同,因此才有了这次平台VS品牌话语权之争。

“这次两个企业关于大数据的争夺战给我们带来很多警示,应该进行立法调研。大型互联网企业动辄诉诸屏蔽对方的做法,伤害的是谁?当然只能是消费者。首先,裁判员不能去当运动员,相比之下,国外的反垄断法就做了很好的规范,从法律层面制止了这类不良竞争导致的对普通用户的利益损害。其次,开放平台数据共享合规问题在《网络安全法》之下愈显重要。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毁损、丢失。” 快递物流网首席咨询顾问徐勇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此次事件国家邮政局强力介入,这是一种进步,但菜鸟及顺丰双方都应主动纳入法律和有关部门的监管,甚至参与数据安全立法,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