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高考志愿填报居然是一个市场规模6000亿的好生意

2017-06-12 08:54:27    中国企业家网(北京)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高考志愿填报居然是一个市场规模6000亿的好生意)

2017年高考结束了,但接下来的志愿填报也是一场硬仗。

就在高考前两天,周鸿祎在其微博中说,高考报考志愿是有数据支撑的。他希望对互联网、网络安全感兴趣的同学,考上了都来报考月收入最高的信息安全专业。马化腾、刘强东等企业家当年填报志愿时,也都再三斟酌,甚至出现过换专业的情况。

事实上,志愿填报也是一门被忽视的好生意。有专家预测,高考高招改革将催生出6000亿的市场规模,且每年还将新生2000亿的市场。

赢鼎教育董事长兼总裁王海涛吃到了这个螃蟹。2009年,王海涛创办了专门为高考学子提供专业化填报志愿方案的赢鼎教育。2015年,赢鼎教育新三板上市,当年净利润达到1.1亿元。2016年半年度报告显示,赢鼎教育实现营业收入7453.81万元,同比增长50.85%,净利润为4151.17万元,同比增长30.99%。

与很多行业相比,这一数字并不算大,但在普遍探索商业化的在线教育行业来说,也算不俗。在高考报学领域,国内至今还未出现像赢鼎这样大规模的公司。王海涛的野心也不止于此,赢鼎教育还将多方面布局,比如进军K12领域、做机器人产品。

智能化布局

王海涛总是激情满满,说话时会习惯性地抱着手臂,见到《中国企业家》记者时就开始描述他的机器人产品。

从去年9月开始,王海涛就辗转全国各地,为新推出的产品“一点马?高考名师机器人”做代言和推广,甚至还出现在了很多地方卫视的教育频道和节目中。“这款产品的核心在于帮助传统教育解决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帮助高中生将三年的学习时间省下近一半。”王海涛说。

此前,赢鼎教育并不是一家技术见长的公司。

公司成立之初,主要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想帮助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王海涛发现,大学生可能在大一时就选错了专业,因此中国大学生就业的核心问题在于高考阶段,于是赢鼎教育进入高考市场。彼时,高考报考学领域作坊遍地,而赢鼎之所以能够突围,最终成为唯一一家规模化的连锁机构,主要得益于2014年9月高考新政的出台。当时,报考及专业选择辅导成为刚需,赢鼎教育抓住这一机会,推出的高考报考产品获利颇丰,也为2015年上市新三板打下了基础。

做机器人产品,王海涛有自己的逻辑。“高考教育是巨大的市场,在中国有3000万高中生。按照机器人产品均价25000元来计算,只要我们做到市场的百分之一,就会有75个亿的收入。赢鼎大概会有30亿的收入,利润会超过10个亿。”目前面临的是6000亿的高考教育市场,并且以每年以1/3更新。

王海涛表示,“高考名师机器人”产品将重构教育机构服务生态,为传统的高考教育教学“添砖加瓦”,“只要拿起智能笔轻轻一点,由高科技智能纸张打造的教材和智能练习册,就会为学子提供生动的讲解。”王海涛解释,这款产品的实质并非采用机器人授课,而是采用智能的授课方式。整个教学体系引入了先进的高科技产品,引入大数据方式,体现了智能、互联。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成为简单而有趣的体验,随时随地可以学习。

布局机器人,其实是赢鼎教育的互联网化转型。“互联网+”浪潮袭来之时,整个教育市场面临重新洗牌,很多公司将线下授课模式移植到线上,也有像赢鼎教育这样开发智能产品、为传统高考教育补充授课方式的公司。

王海涛承认,“高考名师机器人”本身还存在缺陷,并不完美。他说,“目前,关于教育模式的探索可以总结为三种:一种是机器人的标准教学,这是目前效率最高的模式;第二种是个性化学习;第三种是人工教学,是为了答疑释惑。任何一种产品的不完美,都将会带动另一个产业的发展,由此‘一对一’教育发展起来,为学生提供线下辅导老师,用人工来弥补我们的产品所不能做到的地方。”

做加减法

创业至今,王海涛的打法可以总结为“加减法”。

从做大学生就业到高考报考,赢鼎教育根据市场变化,不断探索增加新业务。这种加法让赢鼎教育在变化中不断长大。2011年赢鼎教育的核心业务高考报考发展至今,已经覆盖了全国300多个城市,并且每个月以10家~20家的速度在扩张。

两年前,赢鼎教育开始布局“高考名师机器人”,彼时,团队主要做一些课程的录制,探索基于学生的学习方法智能化的一些方式,到2016年,一年投入了近一个亿做研发。这个加法亦给赢鼎教育带来了客观的收入。去年9月,机器人产品面世,上市不到一个月销售一个亿,预计今年将达到十个亿。

下一步,王海涛将继续做加法,将收购私立高中,用智能设备做高考报考的积累。王海涛的设想是,有了“高考名师机器人”,私立高中教师的角色会从‘教学者’转向‘助学者’,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之后,教师会有更多时间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从而在线下为他们答疑解惑,每一个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开展个性化学习。

加做法的同时,减法也必不可少。经过了一轮轮的适时淘汰,赢鼎教育一些业务板块逐步被砍掉,最终剩下高考报考和智能教学项目。

然而,王海涛也不愿看到一些减法,比如团队“做减法”,公司的一些合伙人出去单干。但王海涛自称,从未觉得有担忧和压力,“因为他们离开了之后做得并不好,之前我有一个副总裁离开了,做了和赢鼎一样的事情,但是没有做起来。”

未来教育设想

业内人士认为,和其他教育细分领域不同,高考志愿填报虽然是一个刚需行业,但赢鼎教育仍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方面,高考报考短期内难以被仿制,但仍然存在产品被模仿的风险,这样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也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模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商业模式的差异化和竞争力。

另一方面,高考报考是一个受政策影响很大的行业,政策变动风险影响公司持续经营发展。教育行业受到政府行政高度指导,如高考改革、新课程改革。因此,该公司具有较大的政策风险。

而王海涛认为,这个市场的需求刚刚被激发,政策的变化是朝着人的教育更个性化方向发展的,这个行业是越来越利好的。毕竟,“全国一张卷”的改革已经朝着教育公平的方向发展,赢鼎教育的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和政策调整而来的产物。同时,他也希望通过高考智能教育体系以及未来的实体学校,来打造中国最强的高考教育平台。

其实,直播和人工智能是教育公司尤其是在线教育公司当下重点关注的两个方向。

对于直播这种想象空间极大的方式能否应用到教育当中,王海涛认为,碎片化直播在以选拨性的应试类教育中是不成立的。“直播因其互动性、娱乐性太强,不适合在教育中呈现,高考教育没有办法做深度互动。直播自由度更高一些,没有办法实现师生之间真正的互动,能回答的问题也有限,直播很难产品化。”

“未来教育最完美的方向是批量教育个性化。学生有问题,只要‘高考名师机器人’里所保存的,都会得到解决。没有的话,我们承认,我们解决不了。”王海涛说。

不只是赢鼎教育,几乎所有的在线教育公司都会提及人工智能,但人工智能并不一定适合每一家公司。此前,顺为资本CEO许达来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提及,人工智能的前提是必须要有很多数据。随着在线教育商业化的不断推进,如今已经开始进入相对平静期。几乎所有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的企业都表示教育行业都应该慢下来,尤其是不少公司在直播的风口上做过尝试之后。

不容置疑的一点是,王海涛的想法实现起来并不易,业界对赢鼎教育的构想持审慎态度。一位业内人士说,“目前我国国内教育细分领域庞杂,每一赛道都盘踞着重量级竞争对手,高考报考服务对客户的黏性不强,因此,围绕现有生源做入口,进而拓展增值服务鲜有成功案例,这些新的业务方向,短期内不会产生利益,加上在同一渠道销售推广,加盟代理商是否有动力还值得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