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燕京啤酒董事会换届出变故:两元老退出 或利于内部改革(3)

2017-06-07 08:55:38      参与评论()人

法治周末记者梳理了燕京啤酒近三年的业绩情况。

从营业收入来看,燕京啤酒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分别实现135.04亿元、125.38亿元、115.73亿元,出现三年连降的情况。

与此同时,燕京啤酒的国内竞争对手华润啤酒、青岛啤酒却是远超于燕京啤酒。以2016年的业绩为例,华润啤酒实现营业额286.94亿元,接近燕京啤酒的3倍;青岛啤酒营收261.06亿元,燕京啤酒尚不及其二分之一。

实际上,在净利润方面,这几年燕京啤酒的表现更加不堪。

燕京财报显示,燕京啤酒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分别实现7.26亿元、3.76亿元、1.8亿元。两年之间,燕京啤酒净利润跌幅高达75.2%。

相反,竞争对手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的净利润上同样甩出燕京啤酒一大截。

同样以2016年为例,华润啤酒实现净利润为6.29亿元,燕京啤酒尚不及其一半;青岛啤酒实现净利润为10.43亿元,燕京啤酒尚不及其五分之一。

对于燕京啤酒这样的业绩表现,多位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其与燕京啤酒的体制有关。

“一方面是大环境影响,整个行业在下降;另一方面则是燕京啤酒的内部体制问题。”中研普华研究员闫素飞对法治周末记者说,“国企背景制约了市场的发展,在啤酒行业大肆扩张市场之时,燕京啤酒执行稳定广西、内蒙古、北京市场策略,可是在营销和管理方面,快消品行业对市场把握能力及营销能力至关重要,燕京啤酒在这方面不及其他巨头。”

“近几年来,燕京啤酒的业绩处于低迷状态,而这其中很大原因归咎于其体制问题。”朱丹蓬同样表示,“燕京啤酒管理体制过于机械,这造成燕京啤酒在市场中的反应速度、营销策略、营销机制相对于青岛啤酒等其他啤酒企业而言会比较弱一点。这是燕京啤酒内在的‘硬伤’之一。”朱丹蓬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朱丹蓬判断,燕京啤酒此次新老交替或也有加速内部体制改革考虑的因素。

利于内部改革

那么,这次燕京啤酒管理层新老交替会为其带来怎样的影响?

在啤酒专家方刚看来,李福成、王启林等元老的离开,对燕京啤酒而言,既是损失也是挑战。

“李福成一手把燕京啤酒做到今天,确实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离开可谓是损失;从新班子来看,能不能顺利的从李福成等元老手中接过这一棒;接棒后,又将如何将燕京啤酒带入到相对健康的成长轨道。这,对新班子而言,意味着挑战。”方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