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日本企业溃败20年?在"一带一路"上仍是中企的劲敌

2017-05-17 14:15:18  唐亮  中华网  参与评论()人

日本企业笼罩朦胧夜色,中国企业迎来光明白日?这是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媒体的论调。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时,这个带有推敲意味的疑问似乎获得了肯定的加持。

日本企业溃败20年?在"一带一路"上仍是中企的劲敌

事实似乎也在验证这个论断。在80后眼里,曾经风光无限、高不可攀的日本企业及其品牌,如今很多都成为落架的凤凰。2009年,日本先锋电子经营陷入泥淖,被迫将Pioneer的品牌使用权出售给苏宁。索尼连续8个财年连续亏损近700亿元人民币。东芝则是受到核电业务的拖累,2016财年预计净亏580亿人民币,创造了日本制造商的最差业绩,不得不出售最值钱的芯片业务。而曾让中国人热捧的三洋电器——那时谁家摆一台三洋电视或三洋洗衣机就足以俾睨邻里——落得个投靠松下,又被松下拆解甩卖给海尔和投资基金的下场。

日本最引以为傲的汽车业也丑闻不断。第五大汽车制造商三菱汽车2016年4月承认油耗造假;1个月后,第二大轻型汽车生产商铃木汽车也承认燃效数据造假;以成本控制和扩张速度而闻名的“丰田神话”也在2016年黯淡,将蝉联4届的全球销售第一的宝座让给了大众……数据似乎也说明问题:21年前“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有99家日企,与美国双峰并峙。

2006年减少至70家;去年仅剩52家。“失去的20年”,居然让“500强”中的日企锐减近一半。然而,这就可以断定“日企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

诚然,这20年的“溃败”,让日企内部的问题开始显现和放大。媒体总结的痼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不能有效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经常因为“伪需求”而白白提升了成本,误判了发展趋势;

2、是重技术轻营销,重研发轻用户。超强的研发能力令不少日企盲目自信,而产业链迅速下沉、用户市场愈加细分,令一些习惯集中化研发的日本品牌成为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恐龙;

3、“终生雇佣制”令日企的惰性和暮气日益沉重,很多骨干都是临时工,陷入了“能人不用、用人不能”的怪圈;

4、日本企业在这20年里没有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最大赢家,出于提防或政治原因,日本在技术输出和产品本土化方面逐渐掉队,丧失了在中国消费市场的优势地位,没能收割“大国崛起”的红利;

5、缺乏创新氛围,加上线下服务体系的健全,导致日本缺乏世界级的互联网企业,没能占据互联网革命的制高点,

6、囿于机会成本,转型缓慢,加上低价竞争,导致东芝和夏普等老牌企业陷入困境。

而提到低价竞争,很多中企不由得会心一笑。在一些中国品牌掀起的“低价绞杀战”中,不善于贴身肉搏的日企遭受了沉重打击,丧失了中低端消费市场,因此日企更加偏执地重视提升高附加值产品的竞争力。很遗憾的是,日企既没有在互联网热潮中开拓新领地,又不能痛下决心对自身进行结构性改革,还傲慢地错失了中国市场,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步进入下行通道。

日本企业溃败20年?在"一带一路"上仍是中企的劲敌

尽管日企呈现“风流都被雨打风吹去”的颓势,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日本企业走出去至少比中国企业早了30年,对海外的经济渗透可谓盘根错节、枝繁叶茂。有媒体报道称,日本连续24年成为全球最大债权国,海外资产已经超越本土1.5倍之多,日本企业并购海外优质资产的步伐从未停止,而且在政治上拥有中企不具备的优势。譬如日本海外资源的土地面积已达到日本本土的10倍,而中国企业2015年购买澳大利亚一处10万平方公里牧场的计划却遭到否决,理由就是“国家安全”。为此,中国企业不得不改变策略,联手澳大利亚女首富吉娜-莱因哈特组成中澳合资财团,共同竞购这个澳大利亚最大的牧场。

除了先天的地缘政治因素带来的优势之外,日本企业自身还拥有一些中企比较缺乏的优秀素养:

1、脚踏实地,不浮不躁,细致认真。日本企业的现有优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日本社会的高效治理。这首先体现在没有急功近利和攀比之风的平和心态上。按年功序列固然会产生负面影响,但也令日本企业内部形成重视秩序、精益求精的优良作风。日企还普遍重视对新人的培养和对技术的积累传承,容易形成迭代优势。

2、日本公司的研发优势依然无人能撼。日企一般将营收额的5-10%的作为研发成本,并制订详细的计划,分为1-2年的开发设计,3-5年的应用研究,到5-10的基础研究。日企普遍重视长远利益,拥有战略眼光,不会急功近利。

日本企业溃败20年?在"一带一路"上仍是中企的劲敌

3、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令日企能够一直保持视野的开阔性与前瞻性。作为资源匮乏和严重老龄化的岛屿国家,日本一直忧心能源危机与人力短缺。这也让日本在燃料电池和机器人的研发上面走在了世界前列。而在自动驾驶汽车还没有普及的当下,丰田公司已经开始着手对“飞行汽车”进行研发。

4、日本企业比较重视“民心相通”和塑造舆论形象。与“傻大黑粗”的投资方式不同,日本企业在“走出去”时很重视“民心相通”。而“民心相通”正是“一带一路”倡议里“五通”的基础。当然,在日企看来,“民心相通”其实就是“魅力攻势”。譬如在“一带一路”的必经之地缅甸,中企项目频频被叫停,而日本企业却高歌猛进。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民心相通”上见了高低。日本企业相当重视投资对当地民众和环境的影响,都会提前沟通,并通过在当地建设民心工程而收获民意。在这方面,中企相对来说做得还不够。

2011年,中企投资20多亿美元的某水电站工程被缅方叫停,正是因为民众担心影响环境,且不会从中获得什么收益。2014年,中缅铁路项目搁浅。与之产生鲜明对比的是,日本在缅甸的商会成员从53家猛增到300多家,日语培训机构从44家增加到200多家。连缅甸的首家证券交易所都采用了日本的交易系统,缅甸最大的工业区入驻的也主要是日本企业。究其原因,除了政治气候的变化外,主要还是在投资效果上,日本更贴近缅甸民众的实际需求。与中方援建宏伟的缅甸国家会议中心不同,缅甸民众能从身边的变化中感受日本的善意。援助投票用的太阳能灯、遍布乡村的“民心井”、为交通不便的地区修建桥梁和道路、日本企业提供的工作环境和稳定性更好、为缅甸民众提供实实在在的工作岗位等,都令日企在所在国脱颖而出,成为民心所向。

而在塑造舆论形象方面,中企也落在日企之后。譬如在马来西亚的高铁工程竞争中,马方对中企的技术、装备、成本、性价比方面都青睐有加,唯独提出“民众对日企更加信任,日本的舆论形象更好”。这些都值得中企学习和警惕。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在“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进入2.0时代的背景下,走到海外的中企肯定不止数十家央企。如何能够走得好、走得稳、站得住、扎下根,其实日本企业已经提供了很多经验和教训。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如果中企在确保现有优势的情况下,再学习和借鉴日本企业成功的秘诀,将产生不得了的效应。(完)

关键词: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