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共享单车走出国门:从中国复制升级为“复制中国”(2)

2017-03-30 16:11:31    中华网综合  参与评论()人

西班牙《国家报》网站8月26日报道,微信早已不是简单的应用平台,其独特性的最好证明是WhatsApp、Line和Viber等各种社交应用程序都开始“抄袭”微信的功能。微信从一开始就支持发送语音信息,国外的竞争对手们都是后来才加入了这一功能。此外,微信很早就推出了语音通话和视频通话功能,而WhatsApp到去年底才推出视频通话服务。从事线上市场营销咨询的2Open市场咨询公司总裁路易斯·加兰说:“说实话,目前在这个领域是世界在抄袭中国。”

日本《东京新闻》报道,在中国,共享单车服务正在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引进智能手机结算系统,这使得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更为低廉的价格。中国曾经被称为自行车王国。作为一种简便的出行手段,自行车似有卷土重来之势。

报道称,曾经中国的道路几乎完全被自行车大军占领。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主要的出行方式也从自行车变为汽车,如今中国全年的新车销量已经达到2800万辆。但是近年来汽车增长势头放缓,尾气排放导致的空气污染也日益严重,这也是造成自行车回潮的原因之一。

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12月13日报道,中国的两家初创企业试图重新掀起单车热,这非常适合有着硅谷情结的年轻一代。摩拜(MOBIKE)和“共享单车”(Ofo Bicycle)让骑行者可以用智能手机开锁并把单车放在目的地。世界各地都有单车共享方案,但鲜有国家将其变得这么简单。

报道称,短短几个月内,这两家企业就把北京的街道变成了一片橙色和黄色。他们颠覆了该国产品被贴上的山寨标签,揭示了中国也在成为世界上最具创造力的创新实验室之一

英国《金融时报》撰文称,中国的共享单车是全球创新的典范,也是最新向外输出的案例

共享单车是神器还是妖怪

首创于国内的共享单车,设计新颖使用方便,甚至被海外媒体称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神器”。但正在中国快速普及且方兴未艾的共享单车,由于问题多多已经令人产生质疑,它到底是神器还是妖怪。

要搞清楚共享单车是神是妖,需要更宽阔的视角和更深入的理解。近期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中国共享单车正在海外融资的帮助下快速“走出去”,目前已“骑”进了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未来还可能进入更多海外城市。一些美国主流媒体这样评价发轫于中国的共享单车服务:中国初创公司把活力带到了美国,美国多个城市正在享受共享单车带来的便利。

共享单车首创于中国并非偶然,与国内完整的产业链有关,也得益于近年国内蓬勃的创业大潮。如果纵观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历程,还可以发现共享单车兴起所具有的标志性意义。共享单车之所以能够摆脱停车桩的束缚,主要是因为有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和便捷的移动支付作后盾。也就是说,共享单车产生于中国且快速崛起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在移动互联网方面从技术到应用,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看清楚了共享单车不一般的“背景”,有利于把握这一新兴事物的本质,也就会明白共享单车绝非“妖怪”,而且在积极正确的引导下,一定能够发挥超出想象的神奇作用。(北京青年报)

共享单车,怎样骑得更远

共享的基石是诚信

“互联网+”带来便捷生活,但也不乏闹心问题。共享变“私享”,把单车藏起来、加私锁;出于个人目的,拆除单车零件、进行恶意毁坏;只图自己方便,无序乱放影响交通……凡此种种,让共享单车的形象打了折扣。

关键词:共享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