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香港《大公报》消息,香港特区政府最快6月28日召开行政会议讨论整体房屋政策,研究将部分私楼地皮改为兴建资助房屋,其中包括可能成为“地王”的私人住宅用地。会议还将就征收一手楼“空置税”进行讨论,并可能研究住房定价机制。
在香港房屋用地短缺的形势下,楼价愈升愈高,公屋轮候时间突破5年,截至今年3月底,已有超过27万轮候公屋申请。
据悉,28日召开的行政会议上,关于房屋政策的讨论范围包括研究将部分私楼地皮改为兴建出售资助房屋,有可能改划的地皮包括启德新发展区内私人住宅地,其中9块私人住宅用地每块估值均近百亿(港币,下同)甚至超百亿元,楼面每平方英尺价格1.8万元,若全部修改用途,卖地收入预计减少超千亿元。
香港特区政府今年3月公布2018年至2019年度卖地计划,共31块地皮,其中27块属住宅地皮,共提供约15300个住宅单位,当中的9块启德地皮位于旧机场跑道,属优质海景地皮,地产界人士期待已久,可能随时再刷新卖地纪录,成为区内“地王”。
对于香港特区政府研究将私楼地皮改划为资助房屋,香港房屋协会主席、前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委员邬满海称,特区政府可能想在房屋整体供应分配上作平衡,当私营房屋供应尚算足够而公营房屋严重不足时,作出调整。
有议员要求香港特区政府加大力度解决房屋问题,无论是开征新税项,还是调整公私营房屋比例,都是可取的做法,支持征收一手楼空置税及改划土地用途。他指出,目前香港私人住宅的建成数量已大致满足需求,应该增加公营房屋的兴建,以体现政府解决市民居住问题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