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中证报:债市风险仍待进一步释放,但出现排队违约的概率很小

2018-05-28 10:55:55      参与评论()人

此外,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保持稳定增长,这给整个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兑付创造了较好条件。2017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25万亿元,同比增长18.80%,增速加快10.12个百分点;实现净利润3.36万亿元,同比增长19.10%,增速加快11.65个百分点。

“去年以来我国经济趋稳向好的态势更加巩固,经过本轮经济复苏以及供给侧改革,今年债券违约仍在可控范围内,整体情况依然良好。”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告诉记者。

风险排查升级

业内人士指出,伴随监管进一步趋严,信用收缩周期仍将继续。叠加风险暴露背景下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信用资质较弱、对外部融资依赖度过强的民营企业、央企边缘化子公司及地方竞争性国企的融资环境或进一步恶化,个体风险有待防控和化解。

为应对有可能继续出现的违约事件,包括券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已采取措施积极“排雷”,从承销立项到受托管理,各个环节都加强了风险防控。一位券商承销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其所在机构不管是在债券申报前还是发行后,都会进行风险监测。“我们加大了尽职调查力度,不仅要对发行人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财务情况和市场分布进行详细调查,还要对实控人和管理层的风格及战略进行了解,既是做好发行准备工作,也是为以后的存续期管理打下基础。”

该负责人介绍,公司改进了存续期管理和风险监测机制,一是明确由当初的承销项目组进行持续跟踪和监测发行人的各种情况,二是设置资本市场部从整体层面统筹后续管理,两方在互相独立的同时,又要互相协作和监督。

“我们还根据交易所相关业务指引设立了‘关注池’,只要债券及发行人触及对应关注类、风险类和违约类的条件,就会强制‘入池’。”他说,公司对入池的触发条件,设置得比监管部门要求更为严格,“一旦‘入池’,我们就会增加对其进行风险监测的频率。比如以前是半年回访一次,‘入池’后有可能改为每季度甚至每月一次。”

一线监管部门也是“动作”不断,先后发布防控风险有关政策,加强对债券发行人、中介的信息披露监管力度,为尽早发现和化解风险提供条件。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