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小金属钴掀起大浪:苹果担忧电池断供,冶炼商“无米下锅”(4)

2018-03-02 09:32:54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钴的暴涨及其它大宗商品的回暖让嘉能可很快走出低谷。目前,嘉能可是全球最大的钴原料供应商,同时嘉能可也是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贸易商,这双重身份让业内评价嘉能可在钴价上扬的过程中有“自导自演”的成分。

嘉能可的钴资源主要分布于刚果(金)、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铜矿及镍矿的伴生。据嘉能可2016年报显示,旗下钴矿项目折合钴金属总储量合计为206.07万金属吨。这一数据意味着,全球近三成钴原料掌握在嘉能可手中。

从产量上来看,目前全球钴资源主要由嘉能可、洛阳钼业、欧亚资源、淡水河谷等少数几家公司提供,集中度较高。据平安证券数据,2016年,嘉能可、洛阳钼业、欧亚资源分别提供了23%、12%及5.5%的金属钴,市场份额约40%。

上游资源决定一切

纵观小金属钴的产业链,目前仍是原材料供应商掌控着最大主动权。

“这个行业跟别的行业不一样,它是由原料决定一切。就以冶炼商来说,你采购原料的能力、采购时机、产业布局(如在刚果(仅)布局)的能力决定了一个公司的盈利能力,而不是取决于销售。同一产品大家销售价格都是差不多的,不存在公司大、品牌好销售价格就好一点这种情况。”

前述负责人同时提到,“从国内冶炼生产商角度来说,目前从现货市场采购确实已经很难,也会表现出不太理智的现象也就是抢货,但不抢货就拿不到货,原料拿不到就没法维持稳定的生产。”

据其了解,部分钴冶炼工厂因为没有原料、“无米下锅”,已导致很多产能都在闲置。“不是需求端的问题,是原料供应出了问题。”前述负责人一再强调。

针对目前市场已出现“一货难求”的现象,该负责人表示,“大公司本身有长单需求要交货,但并不一定是真的没货,而是手里有货但选择不卖。”

值得一提的是,正因原料之稀缺,中国作为钴精炼大国,国内企业对钴原料的追求从未停止。

从2003年开始,华友钴业等中资企业就前往刚果(金)试水。截至目前,金川矿业、洛阳钼业、华友钴业等多家公司的合力在刚果(金)、甚至非洲已不容小觑。而在十几年之前,刚果(金)矿业基本掌握在欧美、印度和黎巴嫩人的手里。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8月,金川矿业收购南非麦托雷斯(Metorex)的鲁阿希矿业(Ruashi mining)。2012年2月,中国五矿成功收购刚果(金) 铁砧矿业(AnvilMining)100%的股份,掌握两座铜钴矿。2015年11月,中国中铁(41.72%)、中国电建(25.28%)、华友钴业(1%)刚果(金)(32%)合资组建的华刚公司开发的868万吨特大铜矿一期投产,该铜矿属于世界级特大铜钴矿山。

2016年5月9日,洛阳钼业宣布用26.5亿美元(约合172亿人民币)价格拿下自由港麦克默伦(Freeport-McMoRan)手中位于刚果(金)的Tenke Fungurume56%股份。2016年6月,华友钴业收购刚果(金) PE527铜钴矿区。2017年4月,洛阳钼业又从加拿大伦丁矿业(Lundin Mining)收购了Tenke Fungurume另外24%的股份,合计控股达到80%。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