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曾刚: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 能否抑制加杠杆冲动?

2017-07-19 16:24:56    中新经纬  参与评论()人

作者 曾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主任、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标志着中国金融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会议就中国金融的改革和发展进行了全面的部署,防范风险和加强监管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众多的工作部署中,有一条关于地方债务问题的表述,即“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着墨虽不多,但措辞相当严厉,并在微观机制上,确立了对个人的问责,这无疑进一步强化了对地方债务的约束。

应该说,在过去几年的金融实践中,地方政府债务行为与“影子银行”的发展密切相关。2015年以来,在投融资平台受限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大量通过PPP项目、政府引导基金以及违规担保等,变相扩大隐性债务规模。在资金供给端,则与各类“影子银行”对接,既没有在政府的负债中得以体现,也没有被纳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风险敞口极不透明。这一方面有可能造成地方政府的过度负债,加大财政风险;另一方面则可能造成银行体系风险的过度积累,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

地方隐形债务扩张新动向

过去几年中,在中央政府规范和约束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行为的情况下,由于部分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仍在,规范的融资路径难以满足其资金需求,加之银行业面临日益严峻的“资产荒”,迫切需要寻找能提供一定回报且风险可控的优质借款主体。供求两相契合,面对已有的政策约束(既有来自财政部门的规范,也有来自于银行监管部门的限制),银行和地方政府在融资模式上进行了诸多“创新”以规避监管,由此成为“影子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说,地方政府实现隐性债务扩张的途径有很多,但就过去几年的实践来看,最值得关注的是PPP和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异化。

广义的PPP是指由政府(Public)和社会资本(Private)通过多种方式合作(Partnership)提供公共服务或公共基础设施(Public),BOT、BT等简单的投融资模式都包括在内。狭义的PPP则在此基础上更强调社会资本参与项目的运营和管理。从统计数据看,PPP的发展热潮始于2014年四季度,到2015年下半年开始明显加速。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按照财政部相关要求审核纳入项目库的项目,共计12287个,累计投资额14.6万亿元,其中,已签约落地项目1729个,投资额2.9万亿元。

关键词:债务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