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姜超:中国出口规模世界第一 但附加值占比都不算高(3)

2017-07-12 09:25:04      参与评论()人

关于中国出口附加值偏低的问题,我们还可以从“微笑曲线”得到一些启示。“微笑曲线”被广泛用于描述产业链中的国际分工,位于“微笑曲线”两端的创新研发和营销服务在产业链中的附加值最高,而位于中间的加工和装配附加值则相对较低。我国出口商品的国内附加值较低,主要还是因为在国际分工中我国处于“微笑曲线”的中间区域。

例如,虽然我国出口中的加工贸易占比逐年下降,但仍然占有较大比例。改革开放初期加工贸易在我国快速发展,到08年金融危机之前已占总出口的一半以上。而金融危机后,全球增长放缓、外需低迷,国内劳动力和土地等成本上升,中低端的加工制造业虽然在向周边更具成本优势的国家转移,但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中的占比依然有34%。

4、未来方向:技术进步,贸易升级

关于未来的贸易格局,我们不妨将时间拉长一些,参照一下历史经验。在二战前后的几十年中,美国都是全球第一出口大国;但二战以后,由于采用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德国和日本逐渐取代了美国的出口份额:德国的出口份额从40年代的不足2%提高到90年代初的12%,日本从不足1%提高到近10%。90年代、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制造”迅速崛起,出口份额从不足2%上升到当前的13%以上,日本、美国、德国的出口份额均有下降。

总结各国贸易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有一个规律:在一国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时候,制造业竞争力会凸显出来,出口份额会不断提升;但随着经济增长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相比其它国家的成本优势会逐渐减弱,该国在全球出口、尤其是中低端制造业出口的份额会不断被侵蚀,领先地位逐渐被成本更低的国家取代;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实现产业和贸易的升级,注重技术创新,将产业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才能保持持久的出口竞争力。

所以,尽管美、德、日的出口份额有所下降,但其制造业的竞争力始终处于全球前五以内的位置,原因在于三个经济体对人才、创新的重视,使得其高端制造业保持了全球领先地位。例如,美国、日本和德国在电子、计算机和光学设备、电气机械和设备等行业的出口附加值占比普遍在80%以上,而中国、马来西亚、墨西哥等国均不及50%。高附加值占比意味着这些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中“赚取”的更多,而背后是技术创新和高产品质量做支撑。根据德勤对主要经济体CEO的调查报告,美、德、日制造业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是人才、创新政策和环境、物质基础设施等,而中国和印度主要来源于成本优势。但依靠人力成本优势的行业往往容易被其它经济体所取代,而真正能使一国制造业长期保持竞争力的是人才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