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减持新规突至,监管“堵漏”将令市场变脸(3)

2017-05-31 10:01:21    搜狐媒体平台  参与评论()人

对于交易所细则,市场人士也多有疑问。比如,大股东和投资机构是不一样的,但是减持受到同样的约束,这是否合理?再比如,目前只按照时间来限制减持比例,是否应该与经营业绩挂钩?是否应该减持即披露?等等。

不过,证监会在发布新规时也同时做出表态,称将持续跟踪市场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完善相关制度规则。

从“赚快钱”到“赚长钱”

减持新政预期会通过“减持变难——上市公司解禁股行为改变——定增和大宗套利空间压缩——股权质押定价机制改变——PE等机构募资和退出计划改变——资管产品、理财产品的设计改变”等,这样的链条传导至整个金融市场。

减持退出受到限制,股权投资基金(PE)受到冲击较大。国内PE机构往往有两个特点,一是以IPO、并购为主要退出方式,二是倾向于做Pre-IPO投资,以及参与定增,寻求较为快速的退出方式。减持新规实施后,上述模式将难以为继。

“PE用的是客户的资金,兑付时间有刚性约束,无法按时退出兑现的话,现金流会出现问题。”一位私募机构人士告诉记者,一般的PE基金是五年,上市前准备期需要2~3年,加上排队时间,上市之后退出还要一年,减持新规实施后,PE退出将面临巨大问题。就目前来看,Pre-IPO这一类型的业务可能就无法继续再做了。

彭震告诉记者,短期对定增打击很明显,进而对“求快”的投资机构带来短期阵痛。他介绍,2014年之前因为上市速度较慢,不少机构支撑得很艰难。但是去年IPO加快后,很多机构通过做Pre -IPO投资,又可以做“短平快”的业务。同时,新三板挂牌企业中,也有不少企业打出要转板、要IPO的噱头,很多机构抢进去投了一轮。投资热的同时就是价格高,所以如果将股权退出的周期拉长,而市场又处在回归理性的通道中,投资回报的压力就会非常大。

“三五年后,市场逐步回归到价值投资,市盈率会向下调整。”他认为,减持新政会将短期行为变成长期行为,进而将“赚快钱”的行为限制住,所以加快产业布局、做长线投资,是PE机构不得不做的选择,也是向股权投资本来角色回归。

国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立峰对记者表示,整体来讲,这个新规的出台是促使上市公司大股东或者产业资本更好地将精力放在实体经营上,将公司发展好才是财富增长的核心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减持新政的出台是促进资金“脱虚向实”的一种体现。

关键词:减持新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