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监管压力下银行出现负债荒 资产端LPR出现稳定幻象(3)

2017-05-24 15:34:40    新浪综合  参与评论()人

不过,目前LPR的稳定不意味着实体融资成本的稳定,在负债端的压力下,银行不会是待宰的羔羊,出于盈利与抵抗息差收窄的目的,银行会逐渐上调某些相对不具备议价优势企业的贷款利率,使实体经济整体融资成本均出现上涨。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数据可窥一斑:一是与2016年年末相比,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小于等于4.35%的比例缩减了5.84%,相应地,在4.35%以上的贷款利率比例基本都增加了1%以上。

这与我们此前所说的并不冲突。因为最优质的客户只是小于等于4.35%的一部分。在基准贷款利率以内的企业,还有一些是议价能力相对弱的,银行主要是将这些企业客户剔除了这个范围,转移至在基准利率内上浮的范围中去。

二是金融机构的加权贷款利率出现了明显的上调,从2016年年末的5.27%上涨至5.53%,涨幅26BP,这个涨幅已经是近五年来的最高值,与2013年债灾时贷款利率的涨幅持平。

除银行贷款外,企业其它融资渠道的成本也在上升。3年期AA+中票到期收益率从低点已经增加了近230个bp,一年期的存款类信托预期收益率增加了53个bp,委托贷款利率同样在提高。

企业通过其它渠道融资也日益困难。在发行利率上升、配置需求弱等多重利空因素影响下,信用债批量取消发行,年初至今已取消发行351例,规模共计3024亿,占计划发行规模的15.3%。

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作为表内贷款的补充,近年增速持续高于信贷,为房企、三高企业等提供了资金融通。在规范通道、严格穿透的监管要求下,预计未来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的增速将放缓,甚至出现绝对规模收缩。

与融资不通畅相对的,则是企业借新还旧的资金需求,融资成本上升进一步加大了现金流压力。根据BIS估算,2016年3季度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为166.2%,虽较当年2季度略有回落,但仍处于高位。各种融资渠道的成本上升后,企业需要支付更多的财务费用。

信用风险不得不关注,尤其是受基本面和政策面影响较大的过剩产能行业。

杠杆率也可能会因融资成本的增加而被动上升。前文已经提到,存量债务需要支付更多的财务费用。对于增量债务,在经济下行信号逐步确认、外部融资需求增强的过程中,企业或将被动接受融资成本上行的新常态,毕竟资产荒下的低利率已是旧时光。

而融资成本上升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显而易见,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都面临更高的成本。

关键词:同业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