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股债双杀:来宝“生死劫”待解

2017-05-22 08:38:15    中国证券报  参与评论()人

昔日的亚洲第一大商品巨头正“命悬一线”:四个交易日,股票价格跌逾56%;债券价格亦几近“腰斩”。

来宝集团一季度亏损1.29亿美元是引爆股价下跌的诱因之一,其实质则是,2015年自做空机构冰山研究质疑其财务问题后引爆的信任危机,以及随后引起市场担忧的债务危机的继续发酵。

走到生死边缘的来宝集团,会否如安然、雷曼等巨人一样,轰然倒下?

风暴眼中的来宝集团

四个交易日股价跌去56.13%,创15年来新低,这是大宗商品巨头来宝在5月9日至15日间交出的答卷。同时,来宝2020年期满的债券价格,也几近“腰斩”。

投资者恐慌性出逃的心态以及积压在盘面山的巨大卖空压力,透露的则是市场对其前景的焦虑。

穆迪随后将公司评级由B2调降至Caa1,同时对公司前景展望为负面。

联合早报评论认为,上个星期来宝的股价暴跌,主要的近因有四个。一是它在宣布第一季度的业绩时透露,由于在煤矿的对冲交易上押错注而亏损高达1.29亿美元。市场较早前对它今年转亏为盈的期望,顿成泡影。二是来宝主席艾礼文(Richard Elman)表示,公司要到2018/2019年才有可能转亏为盈,而这个时间表也还不确定。三是艾礼文身为公司创办人及第一大股东,卸下了公司主席的职位,而多名董事也撤换。虽然他在去年已表示将卸任,但在公司处于艰难时期换将,让市场感到不安。四是来宝最近将每10股股票并合成1股。投资者担心,股票并合后价格必下跌的魔咒,附着在来宝的股价上。

来宝集团一季度财报显示,因宏观形势严峻以及煤炭价格的不寻常波动,一季度亏损1.29亿美元,去年同期盈利4050万美元。

集团主席艾礼文透露,集团“希望在2018年至2019年重新取得盈利,但这条路将是艰辛漫长而且起伏曲折”。

股价的急剧下挫令来宝集团市值大幅缩水,目前市值在8亿美元附近,而在其最辉煌时期,市值曾高达140亿美元左右。

来宝集团由英国商人理查德·艾礼文(Richard Elman)创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香港,并于1997年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

来宝集团以亚洲的钢铁贸易业起家,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借助大宗商品的十年牛市迅速崛起,成为亚洲最大的大宗商品贸易商。主要业务涵盖农业、能源、物流、金融,以及金属、矿物和矿石业。在2016年世界五百强企业排名中,来宝集团排名116位,营业收入为6712.4百万美元;中化集团则排名139位,营业收入达60655.8百万美元。

关键词:股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