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论文造假生意依旧 中国亟需打造自己的SCI(6)

2017-05-11 09:31:02    搜狐媒体平台  参与评论()人

在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巡视员廖新波看来,“职称本应该取消,在无法取消的现在,大多数医院重临床轻论文是应该的。但是,在教学医院,情况就不一样了。目前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职称晋升的条件远远高于其他医院,中级升高级必须有多篇SCI文章。反过来说,职称本身就没有可比性,一个县级医院的主治与协和医院的主治,能力是不一样的。作为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和省部级以上的医院应该把科研搞好,是科研的领头人,让一个县级医院的人去科研,是不合适的。职称晋升英语考试的问题,英语原本是自觉获取最新医学知识的一个工具,现在反而是强制性考试,不必考试;我们应该废职称重经历。”

翻译润色

研究成果出来了,想要发SCI文章,需要有足够高的英文水平,但对于很多人来说,用英文写论文并非易事。

这催生了大量论文润色中介机构。作者将自己写好的英文文章或者中文文章,交给润色机构进行语言修改,把中式英语或者中文改为地道的英文。这一过程当然要收费,也本来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如果想要收到更多的业务和费用,那就需要向作者做出承诺:保证论文的发表。

据业内人士介绍,为了能够保证论文的发表,中介机构发现同行评审允许推荐专家,于是就出现了专家造假的情况。在虚构专家被撤稿后,中介机构转而采用真实的专家,但虚构了专家的联系地址。

斯普林格承认,目前尚不知道此次被撤稿的论文作者是否知晓造假行为。 “我认识的一位医生这一次有篇(论文)撤稿,他自己感觉很冤枉。”梁宗辉对1℃记者说,“因为文章内容都是真实的,只不过是润色了语言而已,他自己不知道代投稿的人在同行评议造假。”

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被撤论文作者单位在2015年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些提供国际论文服务的中介机构多以“语言公司”的面目在网络上出现。表面上,他们是为英文水平不高的科研人员进行论文润色,实际上却提供从虚假同行评议、代投到代笔的“一条龙”服务。 上述机构网罗了不少同时具备较强专业知识和较高英语水平的人充当“枪手”,根据服务项目的不同向顾客索取几千到数万元的费用。除了“守株待兔”,中介机构还会根据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提供的作者信息情况主动出击,给“具有国际论文潜力”的论文作者发邮件,寻找潜在客户。

关键词:造假斯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