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探访大飞机首飞的幕后工作者:精打细算排出一场好戏(4)

2017-05-05 11:58:22    新浪综合  参与评论()人

成员们要做的,就是根据分工,寻找101架机的问题,并“追着”相关部门处理直到解决。“找茬”很难,尤其是问题出现在自己部门,就更让成员们有所顾忌。作为团队里唯一的女生,唐茜入职不久就从“娘家”——场务保障部来到架机管理团队,负责场站管理。刚开始的时候,每涉及到自己部门,就忍不住想为他们开后门、找理由。直到后来,她发现被指出的不足,都通过架机团队协调解决了。这对她触动很大,她很快转变立场,该把“枪口”对准自己部门的时候,毫不含糊。

负责飞机管理的易小谦,原来的本职岗位是测试工程师。在101架机测试改装任务初期,他虽然什么都懂,但几乎插不上手,因为其他部门和外单位都觉得这个来打探情况的小伙子“来者不善”。但测试改装工作是一个开放的环状循环结构,只有信息开放、互相沟通才能把工作推进下去。时间久了,其他人发现碰上问题易小谦总能立马解决,或者帮着和其他单位沟通协调后,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从原来的防着他到后来追着他解决问题,易小谦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架机团队作为桥梁的作用也越发凸显。

对于职责不明确的事情,架机团队也总是第一个主动牵头的团队。在成立两个月后,由立岩在工作中发现,试飞员的伞包、头盔等应急救生装置,谁都知道要有,但谁去置办并没有明确。站在工程部部长这一身份,他也会有“这不是我部门职责”的想法。但一想到自己也是架机团队队长,他将机务部、场务部、工程部、运行部四个部门召集起来商量,梳理出了“工程部提需求、机务部采购、场务部保管”的解决方案。

试飞中心首次尝试在C919型号上成立架机团队,在试飞中心总工程师王伟看来,既是管理模式的创新,也是组织手段的创新。架机团队的成立,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围墙,扯皮的少了,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多了。

(新民晚报记者裘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