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探访大飞机首飞的幕后工作者:精打细算排出一场好戏(3)

2017-05-05 11:58:22    新浪综合  参与评论()人

观云测雨——

首飞天气条件严苛

要控制好首飞时间,天气,也是一个至关要素。选择合适的天气,就能为试飞员排除很多“意外”风险。要挑出哪一天合适首飞,让场务部部长杨政带领的气象台团队曾经极为头疼。因为定下的条件,十分严苛。

“首飞当天,要求1500米以下净空没有云。4000米以下云量不能超过半天云,无云条件最佳,能见度五公里。此外,干跑道、无雨,所有条件缺一不可。”杨政说道,要挑出这样的日子,对天气预报准确率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而越早预报出合适的日子,对所有人的工作就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针对这一特殊任务,国内首个民机试飞气象保障系统在去年建成,承担重大试验科目气象预报、重要天气数据采集等工作。试飞中心气象台通过综合分析美国、日本、欧洲等多种数值气象资料,联合上海市气象局、华东空管局气象中心等专业气象服务单位建立了气象会商机制,准确预报了滑行期间的气象情况,也为C919飞机首飞日期的选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在首飞当天,还有另外一台“神器”能随时查询首飞空域当下一秒的温度、湿度、风速、能见度、云底高。这台“神器”脱胎于曾经参与过ARJ支线客机外场试验中的气象设备,当时已经能做到每分钟一计。气象团队拿来了这套设备,并与设备供应商不断沟通,经过一次次设备提升,如今实况观测设备可以做到每秒一计“随时看”。

相关报道:在试飞中心,有一支敢啃“硬骨头”的101架机团队

去年年初,试飞中心成立了C919-101架机团队。人不多,队长、副队长和7名组员,共9人,分别来自项目管理部、安全质量适航管理部、测试工程部、机务工程部和场务保障部等业务部门和核心管理部门。谁也想不到,就是这样一支精简的小团队,在成立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内,不仅管起没人管的“模糊地带”,还让许多“扯皮”的问题得以解决,为C919成功首飞扫除多个“障碍”。

架机团队的工作模式,在国外的试飞机构已运用得很成熟。前几年,试飞中心派了十多名员工前往庞巴迪学习首飞保障工作,当时架机团队这种管理组织给他们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101架机管理团队队长由立岩告诉记者,“在国外,一架试飞飞机就有一个架机团队。所有架机团队成员的工作,就是围绕一架飞机转,朝着特定目标组织技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