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剑指资源优化整合 16家“一带一路”境外合作区结盟(2)

2017-04-01 09:45:50    搜狐媒体平台  参与评论()人

融入发展规划

“这些年来,综合开发研究院派出几十支专家队伍到世界各地帮助各国规划经济特区,这是因为有实实在在的需求。”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在论坛上称,“中国模式究竟包含怎样的内容,如何把中国这一套模式从’引进来’向’走出去’进行有效转变,是大家关注的问题。”

曲建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是在新建的经济特区、工业园区和新经济区里。当年“中国方案”的聪明之处在于“以点带线、以线带面”非平衡型发展,在“点”上发展经济特区,而非铺天盖地投资基建,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

他强调,今天中企“走出去”是沿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路径,从产业的选择上来看,从能源开采、矿产业开采向制造业转移,从“获取资源型”向“配置要素型”转变。中国的制造业要更好地走出去,就需要相关企业、政府指导部门和中国智库联手制定一个完整的对外投资战略安排。

如何提高企业在境外开发园区的成功率?据曲建介绍,在“中国模式”中,园区成功的经验核心是“123体系”。

“1”指制定一部“特区法”。“如果没有‘特区法’的保证,对外投资的企业要慎之又慎,不要相信双方签订的协议,因为东道国的执政党经常更迭,变化之后协议往往出现一系列的废止、调整,法律是唯一能够保护企业利益的手段。但制定法律涉及到主权问题,需要中国智库领域专业人士介入,以顾问的方式提出设立‘经济特区法’的相关建议。”他解释称。

关键词:境外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