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楼市股市重磅信号:央行定调10句话 很多人没看懂(3)

2017-03-27 09:15:05    wind资讯  参与评论()人

第二点,关于再通胀,我们在一些国家已经看到一些再通胀,但是从全球来讲,去做任何判断其为时尚早。我们看到有些国家在全球商品市场价格上扬,我们要保持审慎的态度来对待再通胀的现象,我觉得这个和货币政策的制定是有直接关系的。

第三点,在这么多年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执行之后,不管怎么说,我们已经在全球,在很多国家放弃了流动性。虽然货币政策制定当局已经开始紧缩他们的政策,但是这个紧缩的过程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某些时候我们会强调货币改革以及其他的长期的发展战略,发出信号告诉人们我们不要太依赖于货币政策,但是这个信号的发出是很重要的。

周小川:在改革这个话题上我觉得话题太大,没法说。改革和结构政策我可以谈论谈论。我们有着长期的一系列改革,我们也有中短期的关注重点。对于长期改革来说,我们很多年前已经开始了。我们特别强调内需。中国过去特别依赖于出口,我们改变了结构,现在开始强调消费者内需、家庭需求,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中国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大了,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刚开始的阶段。第三点,全球其它国家认为中国是一个制造中心,也许我们太依赖于制造业了,服务业相对薄弱,中国政府强烈的号召服务行业一系列的增长。昨天副总理也说了,服务业在GDP当中占的比例,服务业在最近一些年增长了10%,从33%涨到现在的50%左右,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再来看看中短期的关注点,在中国自去年之后,我们在实行“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减少库存、减少债务杠杆率,减少这些企业的运行成本来解决这些瓶颈问题,这些都是结构上的问题。

就全球而言,为什么人们会从货币政策转向财政政策,再转向结构改革呢?原因之一就在于在金融危机期间的刚开始,许多先进国家体的债务在GDP中占的比例相当高,公共债务比较高,在欧洲就欧盟的标准是60%,很多国家都接近这个标准。在后面的阶段,主权债务又出现了问题,20国集团的峰会号召财政上的整合。在当时很多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者认为财政政策的手段已经穷尽,财政政策对结构改革来说是很有帮助的,如果财政政策已经没有空间的话,那就很难继续进行这些结构改革。

在未来人们慢慢意识到一点,即使财政上的指标不是很好,我们还是必须继续用财政工具。我认为之后大家会再度看到某些国家开始强调财政政策和结构改革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我们鼓励使用财政政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财政政策空间,所以我们要自己作出判断,每个国家要单独作出判断。

我们知道对日本来说,它的债务占GDP的比率是比较高的。对中国来说,我们中央政府的债务占GDP的比例不是很高,但是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所以我们要思考一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有30多个省政府,但是省政府自己也可以借债,要进行结构性改革、基础设施投资、城市化以及发展服务行业,这些都需要投资,所以地方政府要促进这些事情的发展,但是我们需要去调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调整地方财政政策的限度。最近中央政府对此有很多的研究,不同的省会有不同的财政指标,有些省已经债台高筑,有些省还有举债的空间,所以这也是另外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但是我们并不完全认为货币政策是完全无用的,无法促进结构性的改革。

我们的想法就是货币政策会调整总量的需求,而不是调整结构,并不是调整行业。但是我们也可以有一些创意,去塑造一些工具,能够鼓励或者是支持某些行业,货币政策可以把钱导入一些战略行业,可以帮助进行结构性的改革。我们看到英国央行也做了类似的事情,也就是说为贷款融资。在中国我们也希望能够制定一些政策来鼓励向农村地区进行贷款,以及向小企业进行贷款。但是最终的成效我们还要拭目以待。

关键词:很多人没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