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海通证券荀玉根:IPO加速是解药还是毒药?(2)

2017-01-18 09:38:08      参与评论()人

回顾市场表现,IPO发行节奏与市场涨跌幅关联不大。

回顾历史上IPO发行家数和上证综指走势,IPO发行节奏对A股行情影响不显著。在IPO发行家数和融资金额趋增时行情多处上涨阶段,如2005-2007年牛市期每年IPO发行家数从14家扩大到126家,融资金额从53亿元扩大到4771亿元,2014-2015年牛市期间每年IPO发行家数从125家扩大到223家,融资金额从669亿元扩大至1576亿元。

在IPO发行家数和融资金额趋降时行情多处下跌阶段,如1993-1995年熊市期间每年IPO发行家数从107家减少至21家,融资金额从130亿元减少至21亿元,2011-2012年熊市期间每年IPO发行家数从281家减少至155家,融资金额从2810亿元减少至1034亿元。

在IPO发行家数和融资金额较为平稳时行情多处于震荡阶段,如2002-2003年震荡市期间每年IPO发行家数从68家微降至67家,融资金额从480亿元微降至472亿元。

总体上, IPO供给基本上保持动态平衡,IPO发行节奏与A股行情更是相生相长的关系,在牛市中IPO发行较多,在熊市中IPO发行更少,在震荡市中IPO发行节奏保持平稳。

长期看IPO发行对A股资金面影响不大。

市场担忧IPO造成抽血效应源于比较简单朴素的逻辑,IPO发行增加股票供给,若无增量资金流入,市场对股票需求不变,则股价趋于下跌。但此逻辑忽略了IPO融资规模太小,其对市场资金面冲击不大。从A股资金供求看,资金流入主要来自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银证转账、保险加仓、沪股通、融资余额,资金流出主要来自IPO、再融资、产业资本减持、交易税费。在2016年IPO、再融资、产业资本减持、交易税费分别为1496、16967、1140、3780亿元,分别占全年资金流出额的6.4%、72.6%、4.9%、16.2%,相对而言IPO对资金面的冲击较小,从而长期看IPO发行不改市场趋势。

近期IPO发行加速,资金供求偏紧,打新收益率下降。

虽然长期看IPO融资规模较小,对市场的影响偏中性,但从细项看短期IPO发行对市场的冲击不小。

首先,IPO发行后一般在多个交易日内将连续涨停,即意味着IPO融资的资金流出效应将放大,2016年新股上市后平均连续13.7个交易日涨停,上市首个交易日平均涨幅为43.8%,按此估算新股上市后连续涨停期间收益率高达381.9%,这就意味2016年IPO融资最多将导致资金流出7210亿元;其次,在定增中部分项目通过资产对价完成支付,这部分基本对市场资金面无冲击,2016年再融资中现金对价部分占61%,为10369亿元。

如此,重新计算得到16年IPO、再融资、产业资本减持、交易税费分别占全年资金流出额的32.0%、46.1%、5.1%、16.8%,短期IPO发行对资金供求影响加大。

加之,近期IPO发行加速,资金供求更趋于紧张,在2014年6月-2015年7月期间打新资金网上配售个股所获收益率均值为0.998%,而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降为0.143%,特别是2016年12月甚至下降至0.067%,这说明短期市场资金面偏紧。

在无需预缴款的市值配售制度下,打新资金需要获得足够的收益率才能锁定其A股仓位,但是近期打新收益率下降,这部分仓位或将解冻。

2016年全年发行227家IPO,假设全年打新100次,那么2016年12月打新资金的年化收益率也仅为6.71%,同期银行间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为3.01%,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3.16%。考虑到股指期货的对冲功能有限,打新资金持有A股仓位更有市值损失风险,6.7%的打新收益率对资金的吸引力减弱,部分资金或将降低为打新而持有的A股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