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消费 > 正文

译制片配音演员的辉煌与心酸:艺术上有收获,经济上没回报(2)

2017-04-24 16:36:39    滂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被问及最怀念什么,刘广宁说:“是我们那时候的创作氛围,艺术凝聚力,还有老一辈对工作的敬业精神。 ”

刘广宁在书中记录了同时代各位译制片配音表演艺术家们的生活点滴,以及对译制片艺术理论的研究感悟。其中既有对孙道临、邱岳峰等老艺术家们的缅怀,也有对《苔丝》、《悲惨世界》等影片配音技巧和心得的“现身说法”。

拥有华丽甜美“公主之声”的刘广宁,如今依然受到不少配音粉的追捧,她却说“我就是做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既不是明星,也算不上什么表演艺术家”。随即转念俏皮地来了句,“我顶多算个老戏骨。”

说起配音艺术今天的断代,她有些无奈,“虽然老一辈不在了,但是中青年一代,他们的艺术素养、文化底蕴,还有先天条件都是不错的,但就是没有再给他们机会和时间去钻研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客观原因有市场经济的冲击,文艺的形式多了,选择也多了。苏秀(编注:上译厂配音演员)说的更悲伤一些,她说译制片死了。我觉得倒不至于死了,但是还需要各方面的支持。”

“译二代”潘争:观众看到的是表面的辉煌,还有很多心酸和眼泪

《棚内棚外——上海电影译制厂的辉煌与悲怆》的作者潘争是刘广宁的长子。从小在上译厂长大的潘争,从一个“译二代”的视角,以自己真实的经历为基础,生动描述了众多观众耳熟能详的配音背后不为人知的个人经历,揭开了“内参片”译制工作的神秘面纱,让读者立体化、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电影配音工作幕后的故事,力求真实地记录、还原这段中国电影史上的辉煌篇章。

作者不仅采访了仍然健在的老配音演员和已故老艺术家的后代,还采访了昔日与上译厂交集颇多的老译制片影迷,获得了大量一手的资料,帮助读者揭开中国电影译制片辉煌背后的神秘面纱。

书名中用了“悲怆”这一字眼,书中也提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往事。潘争说,“当我们回顾上译厂从创立之初到90年代初的经历时,会发现观众所看到的是表面的光鲜,其实回归到中国大的历史政治文化背景,这里面有很多心酸和眼泪。”

“我有一半是局外人的身份,也希望用比较客观的角度去审视这段历史。不止记录配音艺术家们,还希望将他们的生活、家族融入到更大的背景中去。”潘争说。

作为年轻一代,潘争认为译制片没落是无可避免的,“对译制片的期待和要求其实关乎如何去定位译制片。如果把它当成艺术,那么所有的艺术都离不开财政支持和企业赞助。如果它不是艺术而是产业,那么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不惜工本地慢慢把一部艺术作品磨出来。”

被问及是否觉得母亲那一代人真的赶上了一个“辉煌年代”,潘争说,“从艺术上是,从经济上不是”。

刘广宁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之前,他们每个月工资才48块五毛,其他的什么都没有。1980年代才开始有了奖金,每个月4块钱。

“他们这辈子,在艺术上给他们的回报是足够的,但是在经济上,是没有回报的。”潘争说道。

影迷张稼峰:不需要看画面,闭上眼也能获得充分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