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消费 > 正文

超8成商家遭恶意商标投诉 维权成本过高店主无奈私了(3)

2017-04-10 09:50:42    新浪综合  参与评论()人

“这些在平台上投诉的‘恶意商标’都是各行业的通用和描述性词,排他范围极广,一个商标往往能挟持数百万商家。”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知识产权保护总监叶智飞介绍说,利用商标排他性及互联网“通知-删除”原则,“恶意商标”在平台上进行大量恶意投诉危害极大,以“懒人”商标为例,其一年便对平台上超3500件商品进行“恶意投诉”,并挟持全平台近700万件商品和40万商家。

现状维权成本过高店主无奈私了

据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统计,截至今年3月,淘宝和天猫平台上累计有83个“恶意商标”对超过1.5万个商家的11万件商品进行了恶意投诉,估算商家损失数百万元。此外,这些“恶意商标”可投诉的商品总量近6000万件,涉及900万商家。

另据某网站的调查显示,去年有超过81%的商家遭受“恶意商标”投诉,且18%商家一年被投诉超5次,商家纷纷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阿里巴巴揭发的“恶意商标”乱象。问卷显示,平台上遭受“恶意商标”投诉的商家主要集中在鞋服、家装、美妆领域。

为什么商家对于这种“恶意商标”持有人敢怒而不敢言,只能拿钱平事?商家们表示,对于他们而言,这些“恶意商标”都披着合法外衣,恶意注册商标的人恃商标而骄,拿着手中的商标权去敲诈商家。如果想从法律层面扳回一城,则需要通过商标委发起商标无效流程,而走完该流程耗时要半年以上。在此期间,由于销售的产品涉嫌侵权,只能下架,而很多“网络爆款”商品的销售热度只有几个月甚至几周,即使“恶意商标”最终被宣告无效,店家的销售旺季也已错过,造成的损失远高于其支付给“恶意商标”持有人的“授权费”,加之很多商家根本没有能力发起该程序,这导致了多数商家只能交钱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