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科技前沿 > 正文

腾讯短视频屡换“头牌”:尴尬的yoo视频与扶不起的微视

2019-04-09 10:03:34    蓝鲸TMT  参与评论()人

腾讯短视频屡换“头牌”:尴尬的yoo视频与扶不起的微视

图片来源:IC photo

蓝鲸TMT记者 刘炜

自上线到被整合至腾讯视频团队,yoo视频的高光时刻仅维持了短短5个月。

2018年11月1日,在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yoo视频被隆重推出。当天,它是舆论的焦点,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它被外界赋予一定期待,期待腾讯在短视频上能够弯道超车,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结果证明,这只不过是外界的又一次自我狂欢,yoo视频也没能逃脱“出道即巅峰”的边缘化命运。

“yoo的优先级被放低,内部已经不再主动给他们倾斜资源。现在被整合到腾讯视频团队,但仍在正常发展。”一位知情人士对蓝鲸TMT记者透露称。

从微视到yoo视频,再到重新扶持微视,腾讯数次调整资源向不同的短视频产品倾斜,显得有些举牌不定。遗憾的是,这一打法并未带来预期的效果,在数次更换“头牌”后,腾讯的短视频产品至今仍未突出重围。腾讯短视频究竟是败给了谁?

“赛马”机制下的试验品们

2018年,有媒体统计过腾讯旗下的短视频产品,大约有15款之多,这符合腾讯C端产品一贯的“赛马机制”作风。

“腾讯在做C端产品的时候,其实一直鼓励内部赛马式竞争,之前很多产品其实都是一种尝试和内部孵化的创新性产品。但是因为腾讯太大,所以不管上什么产品都会引起大众的关注。”某位腾讯的内部人士称。

微信和《王者荣耀》这两大现象级产品,就是腾讯内部“赛马机制”的产物。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赛马机制”被腾讯奉为做出好产品的重要方式,其对短视频的态度也不例外。

微信张小龙曾说,新的产品没有获得一个自然的增长曲线,就不应该去推广它。

“每个产品自己要证明对用户有价值的时候,公司才会给你一定资源支持,但这个价值你自己先证明,而不是说上来就滥用资源和流量,这会损害用户的体验。”腾讯副总裁林松涛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称。

以“自然增长”来衡量一个产品的成败,或许是这些“试验品”默默无闻的原因所在。因为无法证明自己,所以连获得推广资源的机会都没有。

蓝鲸TMT记者根据公开信息对腾讯上线过的短视频产品进行统计后发现,有些产品上线多年,知之者却甚少。

腾讯短视频屡换“头牌”:尴尬的yoo视频与扶不起的微视

从上述图表可以看出,在2018年一年的时间内,腾讯共上线了8款短视频产品。其中,下饭视频仅上线2个月左右就遭下架处理。在上述所有App中,年预估下载量超过千万的只有微视;其次为猫饼,预估下载量仅刚过百万;此外,还有7款App连10万下载量都不到。

腾讯短视频屡换“头牌”:尴尬的yoo视频与扶不起的微视

而与微视2638万下载量相比,抖音的1.28亿下载量、快手4127万的下载量实在是太“优越”了。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