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科技前沿 > 正文

腾讯短视频屡换“头牌”:尴尬的yoo视频与扶不起的微视

2019-04-09 10:03:34    蓝鲸TMT  参与评论()人

腾讯短视频屡换“头牌”:尴尬的yoo视频与扶不起的微视

图片来源:IC photo

蓝鲸TMT记者 刘炜

自上线到被整合至腾讯视频团队,yoo视频的高光时刻仅维持了短短5个月。

2018年11月1日,在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yoo视频被隆重推出。当天,它是舆论的焦点,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它被外界赋予一定期待,期待腾讯在短视频上能够弯道超车,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结果证明,这只不过是外界的又一次自我狂欢,yoo视频也没能逃脱“出道即巅峰”的边缘化命运。

“yoo的优先级被放低,内部已经不再主动给他们倾斜资源。现在被整合到腾讯视频团队,但仍在正常发展。”一位知情人士对蓝鲸TMT记者透露称。

从微视到yoo视频,再到重新扶持微视,腾讯数次调整资源向不同的短视频产品倾斜,显得有些举牌不定。遗憾的是,这一打法并未带来预期的效果,在数次更换“头牌”后,腾讯的短视频产品至今仍未突出重围。腾讯短视频究竟是败给了谁?

“赛马”机制下的试验品们

2018年,有媒体统计过腾讯旗下的短视频产品,大约有15款之多,这符合腾讯C端产品一贯的“赛马机制”作风。

“腾讯在做C端产品的时候,其实一直鼓励内部赛马式竞争,之前很多产品其实都是一种尝试和内部孵化的创新性产品。但是因为腾讯太大,所以不管上什么产品都会引起大众的关注。”某位腾讯的内部人士称。

微信和《王者荣耀》这两大现象级产品,就是腾讯内部“赛马机制”的产物。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赛马机制”被腾讯奉为做出好产品的重要方式,其对短视频的态度也不例外。

微信张小龙曾说,新的产品没有获得一个自然的增长曲线,就不应该去推广它。

“每个产品自己要证明对用户有价值的时候,公司才会给你一定资源支持,但这个价值你自己先证明,而不是说上来就滥用资源和流量,这会损害用户的体验。”腾讯副总裁林松涛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称。

以“自然增长”来衡量一个产品的成败,或许是这些“试验品”默默无闻的原因所在。因为无法证明自己,所以连获得推广资源的机会都没有。

蓝鲸TMT记者根据公开信息对腾讯上线过的短视频产品进行统计后发现,有些产品上线多年,知之者却甚少。

腾讯短视频屡换“头牌”:尴尬的yoo视频与扶不起的微视

从上述图表可以看出,在2018年一年的时间内,腾讯共上线了8款短视频产品。其中,下饭视频仅上线2个月左右就遭下架处理。在上述所有App中,年预估下载量超过千万的只有微视;其次为猫饼,预估下载量仅刚过百万;此外,还有7款App连10万下载量都不到。

腾讯短视频屡换“头牌”:尴尬的yoo视频与扶不起的微视

而与微视2638万下载量相比,抖音的1.28亿下载量、快手4127万的下载量实在是太“优越”了。

“短视频是带有强烈社交属性的,越是分散打群架越削弱了其重要的社交属性。”香颂资本沈萌分析称。

综上来看,在短视频领域内,腾讯应摒弃以往赛马式的单打独斗,以及由此带来的内部互争资源、竞争激烈的局面,而更应该开始集中力量“办大事”了。

yoo视频并入腾讯视频能否弯道超车?

微视能够在一众“试验品”中突出重围,离不开腾讯的一再扶持。与之相比,yoo视频是在腾讯和外界的期许下诞生,自带流量与资源“光环”,可惜最终也难逃不被重视的命运。

2018年年初,外界就盛传腾讯在开发一款代号为“火锅”的全新短视频产品,来对标抖音和头条系产品。随后yoo视频开始浮出水面,事实证明,它就是盛传已久的“火锅”短视频。

在诞生之初,yoo就被提到了“对标抖音”的高度。这意味着,出生不凡的yoo视频自带资源,不必赛马就能获得腾讯的大力推广。

至于“对标抖音”的说法,腾讯副总裁林松涛曾否认,“我们不太考虑把打败某个产品定为一个目标,也完全不认为今天任何在市场上已经做得很好的产品,就已经代表了短视频的未来。”

“短视频市场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状态,未来如何互动社交是我们坚持的方向。”这是yoo视频上线之初,林松涛给出的做yoo视频最初的愿景。

但彼时,对于未来的探索过程及赛道玩法,林松涛却称“给不出一个标准的正确答案”,团队也在探索过程当中,希望做出不同于市场上其他产品的新尝试。“符合年轻人的调性和口味,面向未来”是当时林松涛能够提供给外界最具体的描述。

“团队在推出yoo视频时,其实并没有想清楚,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一位腾讯的内部人士称。

事实证明,2018年11月1日当天,是正式上线的yoo视频最巅峰的时刻。外界和用户没有等到它的探索成果和全新的赛道玩法,等来的只是yoo视频业务被整合至腾讯视频团队、内部优先级被放低的消息。而腾讯将这次调整归结为公司内部正常组织架构调整。

在“930变革”中,腾讯将原社交网络事业群(SNG)、原移动互联网事业群(MIG)、原网络媒体事业群(OMG)中,与社交平台、流量平台、数字内容、核心技术等高度关联且具有高融合性的板块,进行有机地拆分和重组,成立“内容与平台事业群”(PCG)。

“我们成立了PCG,未来在短视频赛道打法,首先会把一些产品合并。未来我们的短视频依然不会只有一款产品,但可能不会像以前一样,很多产品各自分头尝试,之间没有协同。我们成立PCG目的是希望在整个赛道领域上,在短视频这个领域里面我们的打法要有一定分工和协同。”在去年11月1日腾讯合作伙伴大会上,林松涛如是称。

yoo视频作为“930 变革“后PCG推出的首款短视频产品,也许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不同的使命。

“在长视频领域,腾讯视频最初是比较落后的,属于后来者居上,比较有打仗的经验。短视频其实也是需要打仗的行业,而且腾讯在这块是相对较落后的状态。”一位腾讯内部员工称。

据内部人士透露称,未来yoo视频或许会与腾讯视频做一些联动,在腾讯视频上线yoo的专属频道等。

腾讯视频是腾讯内部典型的弯道超车产品,当年在长视频领域连第二梯队都算不上的腾讯视频,经过多年的厚积薄发,已经成功跻身第一梯队行列,且发展势头迅猛,丝毫不亚于爱奇艺和优酷。

更为重要的是,yoo从诞生之初就与腾讯视频密切相关,且内容调性也与之相契合。《即刻电音》等重量级的腾讯自制综艺,《将夜》等腾讯视频独家剧集,都与yoo视频展开过合作。而yoo视频也上线过很多自制节目,包括微综艺和迷你剧等。比如情感微综艺《声声慢》、网络微剧《抱歉了同事》。

并入腾讯视频的yoo视频,是否能够借助腾讯视频的流量和资源完成弯道超车的使命尚不得而知,但微视的战略地位似乎再一次被提升。

多次被放弃的微视,还能扶起来吗?

“目前管理层已经不再过多提及yoo视频了,准备集中力量主攻微视。”一位接近微视团队的腾讯员工称。

为什么一个被内部放弃的产品,一而再、再而三地获得腾讯的全力扶持?腾讯为什么选择的是微视?

“这就是腾讯内部的策略考虑。”林松涛在接受采访时对外称。除此之外,腾讯方面再没有过多回应。

微视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天选之子”吧。被腾讯内部放弃关停的产品很多,但像微视这样被复活后还被提到战略级地位并重点布局的,在腾讯内部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了。

此前,林松涛曾表示,未来包括微视在内的短视频产品,希望更多的在社交化的方向进行探索,和社交平台做更进一步的整合。

2018年9月14日,微信朋友圈悄然上线“用微视拍摄(推广)”的功能,点击该功能可以直接跳转到应用商场进行下载,也可直接将微视拍摄的视频发布到朋友圈。

这大概就是林松涛所说的进行的社交化方向的探索。但随着微信7.0版本的全新上线,微信有了属于自己的短视频形式“即刻视频”,微视的推广入口也随之消失。

微视的第一次社交化探索就这样不了了之了。而在yoo视频的单独频道还没在腾讯视频上线前,微视早早就拥有了自己的独立频道,并且在腾讯视频下方热点栏目中,也有微视短视频的引流,但是依旧没能泛起多大的水花。

腾讯短视频屡换“头牌”:尴尬的yoo视频与扶不起的微视

彼时,yoo视频主打赛道的时候,林松涛曾表示,赛道阶段刚开始时是要有一些更强出口的方式来做,才能吸引人。比如101小姐姐们以及当红小哥哥们在赛道的选拔,必然有强出口。

那时外界猜测,赛道的强出口会是yoo视频。但如今看来,这个强出口属于微视。

腾讯短视频屡换“头牌”:尴尬的yoo视频与扶不起的微视

微视借力选秀节目《创造营》的新一轮赛道探索开始了,能否借助当红小哥哥的流量,达到推广的目的,只能交给时间来检验了。靠流量带来的推广能否延续,并最终转化成自有流量才是微视面临的最大问题。(蓝鲸TMT记者 刘炜 liuwei@lanjinger.com)

腾讯短视频屡换“头牌”:尴尬的yoo视频与扶不起的微视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