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快不破?
“抢先首发,新机断供”似乎已经是小米的常态。早年,智能机市场繁荣之初,小米有意无意的饥饿营销曾经是最好的免费广告。
毋庸讳言,智能机市场已经高度同质化,谁能抢先发布迭代的技术卖点,就意味着赢得了第一局。厂商们除了在外观、摄像头上下功夫,核心的发力点还是芯片,它代表了一款旗舰机的水准,也是手机“科技感”的标志。
小米最初名声鹊起,靠的就是能拿到高性能零部件,树立起了自己高配置、低价格的“科技极客”人设,这也是吸引米粉,维系其忠诚度和品牌形象很重要的原因。
但随着各大厂商研发能力的提升,这套打法逐渐失去了过去的势能。2018年有三家厂商发布了7nm的芯片,分别是华为麒麟980,苹果A12和高通骁龙855。正是因为芯片能自给自足,苹果和华为都抢在去年就发布了搭载最新7nm芯片的旗舰机iPhone XS系列和Mate 20。可以说,他们两家已经先声夺人。
剩下的安卓手机厂商,尤其是几大头部厂商能够争夺的就是高通骁龙855。
Vivo的子品牌IQOO就是一个强劲的新对手。它同样“磕”性价比,配置也差不多,摆明了分的就是小米的羹。曾经在供应链行业工作多年的纪小君认为,小米数字旗舰机首发骁龙8系芯片,已经成了一个传统。IQOO的横插一脚也导致小米不得不将发布新机的时间进一步提前,否则失去“首发”的话题性,对“极客人设”也是一个打击。
纪小君表示,当下安卓厂商生产线大同小异,小米公司在供应链的纵向并不深,使用的是和整个行业完全一致的供应链,且自身没有生产工厂,在供应链和生产阶段都没有特别的优势之处。“如果要保证骁龙8系的国内首发,那么就必须在还没有足够备货的时候就发布,否则就发布时间点来讲可能会落后于国内同行。”他告诉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