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科技前沿 > 正文

港大艾滋病研究所所长谈基因编辑婴儿:不伦理(5)

2018-11-27 09:14:43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同月,英国纳菲尔德生物伦理学协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提到,在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影响的条件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人体胚胎、精子或卵细胞细胞核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伦理上可接受”。

但这些均尚在讨论中,而目前贺建奎宣布的基因编辑双胞胎是已经出生的实实在在的生命体。

长期从事基因编辑研究的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教授谢安勇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第一感觉是难以相信,不是技术上行不通,只是许多副作用难以排除,只能为这两个婴儿的未来祝愿。”

至于其提到的副作用,谢安勇简单总结:敲除的这个CCR5基因难道在人生长发育思想行为其他功能方面无用吗?脱靶怎么办? 目前的脱靶检测足够吗? 即使不脱靶,能排除掉涉及该断点其他修复事件吗?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