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科技前沿 > 正文

华为公布AI发展战略,并连推两款芯片丨钛快讯(5)

2018-10-11 18:01:08    钛媒体  参与评论()人

改变之三:人工智能要适应任何部署场景

混合云已经成为企业采用云服务的主要模式,当前的AI主要在云,少量在边缘,与企业的业务环境的结合有待进一步深入。

我们认为,未来AI将无处不在,要能够部署在任何场景,并确保用户隐私得到尊准和保护。

改变之四:更高效更安全的算法

算法是推动AI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动力,但目前运用的主要算法多诞生于1980年代。随着AI的广泛普及,这些算法的不足愈发明显。

我们认为,未来的算法,要能够基于更少的数据需求,即数据高效。也要能够基于更低的算力和能耗,即能耗高效。同时要解决自身的安全问题,并实现可解释…等等,这都是AI全面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

改变之五:更高的自动化水平

今天的人工智能,自身还需要大量的人工,特别是在数据标注环节,今天甚至还诞生了一个新的职业叫“数据标注师”。有人调侃说,今天的人工智能,是没有“人工”就没有“智能”。

我们认为,应该大大提升AI自身的自动化水平,比如在数据标注、数据获取,特征提取,模型设计和训练等环节,要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

改变之六:模型要面向实际应用

2018年6月,伯克利大学的助理教授 Benjamin 等发表了一篇题目奇怪的论文--《CIFAR-10分类器能否泛化到CIFAR-10?》

该论文指出,在CIFAR-10分类器上测试准确度出色的模型算法,却在作者创建的与CIFAR-10非常接近的另一测试集上出现了偏差,分类识别准确率下降了5-15个百分点不等。这也就意味着,这个模型算法的可用度大幅度下降。

由此,可见当前很多优秀的模型算法,更多的是“考试”优秀,还未达到“工作”优秀。

我们认为,未来的模型必须实现工业级的优秀,即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而不仅仅满足于测试集上“考试”优秀。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