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02有趣创新
实际上,这个分红模式并非张健独创。
第一个尝试者,是DragonEx。
去年11月,DragonEx上线了“交易即分红”的模式。
其后,digifinex、CEO等交易所平台也开始了尝试。
“最高的时候,我们的交易量冲到了交易所前5的位置。”digifinex的联合创始人kiana称。
digifinex原来就有10万的用户,对于他们来说,挖矿是一个获客和营销的方式。
他们的模式,和FCoin也略有不同。
“我们设置了挖矿上限,也就是说,当天挖了一定量的矿之后,就封顶了。”kiana称。
在这个过程中,digifinex迅速生长,10万用户暴增到50万。
此时,digifinex的平台币DFT也开始上涨。
从0.2元,最高冲到了15元,暴涨75倍,后又回调到7元。
当交易所走向一个正循环之后,kiana做出了一个调整:关闭了API接口。
这意味着,挖矿大军无法再使用机器人挖矿。
“因为我发现吸引了很多的挖矿大军,这些人说白了就是羊毛党。我想把利益分给真正的用户,而非羊毛党。”过快的增长,让kiana担心模式失控。
接口关闭后,羊毛大军只能通过手动刷币,效率很慢,如此就被洗掉了。
“而留下来的,才是真正的用户。”kiana称,交易所虽然发展变缓,却走向了正循环。
“这个模式,被验证是可以走通的。”kiana称,其关键的点在于,是否能在急速发展中建立起自己的生态,并留存真实用户。
如果成为羊毛盛宴,价值将大打折扣。
张健确实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建生态。”张健称,这正是他下一步棋。
而在这个火爆的模式之下,疯狂的刷币产业链开始形成。
他们注册一个号之后,再自己邀请自己注册一个号,然后用机器人批量刷币。市面上甚至已开始有刷币的软件出售。
“我们从上个月底开始,上线了这款刷币软件。”某刷币软件开发者称,他们收费的方式是“抽成制”,抽走17%-20%的分成。
而最近这款软件,已供不应求。
另一个行业危机也在爆发。
当一个爆款火了之后,抄袭和恶性竞争就会层出不穷,这裹挟着行业走向变质腐败。
一个6月18日刚刚上线的交易所CATTLEEX,仅一周后就宣告破产。
“由于投资人的撤资,以及我们无法满足绝大部分的矿工的拉盘要求,纷纷砸盘提现,导致平台已无法正常经营,经核心团队决议,我们遗憾地宣告破产。”
这无疑启迪了很多人。
“我们100万买了一个交易所系统,花了100万做了一个网站和招人,就可以开始这个模式。”大微商出身的元艾称,他们准备利用这个机会大赚一笔。
“等我们卷到1000万的时候,直接宣布破产。”元艾称,没有哪个方式,比这个更好“募资”了。
这个过程,顶多需要半个月。
圈内称这个模式为“恶性跑路”。而那些批量刷币的羊毛大军,却被反“薅”。
这是一条凶残的食物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