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科技前沿 > 正文

阿里巴巴如何创造36810000个工作岗位?

2018-05-15 16:09:56  财经国家周刊    参与评论()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毛日昇说,被数字技术改变的部分行业及领域就业机会的确面临转型、锐减甚至消失,但它同时也伴随着对就业人群能力的升级需求,对就业的创造效应仍然会大于对就业的抵消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副教授吴清军认为,从历史来看,技术一直是就业机会创造者,但新工作不一定会马上出现在原来的位置,技术往往带来“新的需求被满足”、“学习成本”加速降低,从而降低社会总成本,扩大社会总消费。

他说,当下中国以新零售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欣欣向荣,带来市场半径扩大、分工细化,新就业形态层出不穷,这种新就业更具中国新时代特征、更受年轻一代欢迎。

促进就业平等和区域均衡

就业增长的同时,传统就业形态的平等问题也得到一定缓解。

毛日昇说,近年基于互联网、移动支付等新技术的发展,新经济产生了平台型就业和创业的新途径,雇佣关系从以前稳定的“公司+雇员”关系变成灵活的“平台+履约人”,这个转变促使个人以职业身份来获得社会认可。

与此同时,平台与个人的关系由管理控制转变为个体能力、提供支撑,帮助其提升平台履约能力,组织也将不再需要等级秩序约束个人,而是提供最大限度的平等和自由。

“这就是数字经济平台对于就业平等的促进作用,这还表现在给广大残疾人士提供更多选择的就业机会,以及配合农村扶贫工作的开展。”毛日昇说。

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认为,新经济以开放的平台模式,让更多品牌商和商家获得了更大发展。平台是开放的,更是以数字化能力为所有平台主赋能的。

“可以说,阿里新经济平台让中小企业、妇女、农村居民、残疾人等群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平等参与机会,真正带动了普惠式包容式发展。”高红冰说。

就业平等进一步带动了区域的均衡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研究室主任戴志军撰文道,越来越多中西部和农村商家通过电商平台面向全国市场销售本地产品,有力带动了本地经济发展,从而有利于区域均衡发展。

根据阿里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报告》,2017年全国各省区市中,电商消费总额增速最快的地区贵州、海南、宁夏和西藏,都属于相对欠发达地区。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