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如果再放大,盒马的直采战略,还进一步带动了上游农业生产端的就业和供给侧改革。
以为盒马供应日日鲜蔬菜的上海崇明竖新镇基地为例,供应商为盒马建立了一个“标准化定制中心”,新吸收了当地四五十个村民进行加工就业,也倒逼当地农业合作社向更标准化的生产方向转型。
新经济如何助力高质量发展
创造千万级就业机会,拉动消费升级,促进区域均衡,助推产业转型。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敖祥菲
自1999年成立以来,阿里巴巴集团已从单纯的电商平台,发展成为集电子商务、网络支付、智慧物流、云计算、大数据等商业生态于一体的综合经济体。
但在观察和研究阿里的过程中,大多数人只关注到了阿里自身的商业发展逻辑,少有人注意到,商业之外,就业创造也是一项重要成果。
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的调研报告,在2017年,阿里零售生态总共创造了3681万个就业机会,为大学生、农民工、弱势群体创造了公平、包容的就业环境,成为传统就业的有益补充。
这样的就业贡献对就业群体的收入增长、数字经济以及新实体经济的带动作用均不容忽视。
人民大学的报告显示,在阿里带动的电商就业中,近半数电商商家年增速超过50%,超过60%的受访商家电商岗位人员月均收入超6000元。
而按照阿里的公开数据,2017年阿里巴巴纳税366亿元,平均每天纳税超过1亿元,带动生态上下游纳税超过2900亿元。
这中间的助推、带动效益是如何实现的?
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作为新实体经济的样本,阿里新经济的助力作用首先表现在对就业增长的带动作用。
以最具代表性的电商拉动作用来看,人民大学的课题研究将去年大淘宝创造的3681万个就业机会分为交易型就业机会和带动型就业机会,测算结果显示:两大类型的就业机会分别达到1405万个和2276万个。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电商的快速发展对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就业促进会《网络创业就业统计和大学生网络创业就业研究项目报告》显示,全国大学生创办的网店占总体网店的六成。
这些结论再次打破了此前外界关于数字新经济冲击传统经济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