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在长三角经济金融数据统计共享与调研分析专项工作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了首期长三角地区货币信贷统计数据。
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本外币贷款增加2.62万亿元,同比多增3551亿元,占全国比重的26.6%;本外币存款增加3.64万亿元,同比多增1.4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的35.4%。
8月1日,央行上海总部会同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杭州中心支行和合肥中心支行召开上述会议。会上,三省一市人民银行共同签署了《长三角经济金融数据统计共享与调研分析合作备忘录》,标志着长三角经济金融数据统计共享与调研分析工作正式启动,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将按月发布长三角地区货币信贷统计运行数据。
新增贷款2.62万亿元
首期长三角地区货币信贷运行情况显示,今年以来,长三角地区货币信贷运行整体平稳。各项贷款投放加快,贷款结构不断优化,信贷对实体经济发展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各项存款增长较快,银行资金来源稳定,流动性合理充裕。
具体而言,贷款方面,6月末,长三角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6.41万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较全国贷款增速高1.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7个百分点;本外币贷款增加2.62万亿元,同比多增3551亿元。
本外币贷款余额和增量占全国比重分别为24%和26.6%,比上年同期分别高0.3个和2个百分点。
分部门来看,住户贷款增加9401亿元,同比多增6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分别增加2505亿元和6896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1.68万亿元,同比多增419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600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675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481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74亿元,同比多增30亿元。
近期,随着各省市上半年经济数据的发布,一幅更为细致的“消费地图”呈现在人们面前:上半年不同区域居民消费有何特点?哪些地方居民“花钱”最多?哪个省份消费增长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