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抗艾滋病更多是国家政策,一款新药是怎样诞生的?(2)

抗艾滋病更多是国家政策,一款新药是怎样诞生的?(2)
2019-07-19 15:53:56 第一财经

艾滋病之后的蔓延速度和危害程度,是默沙东公司没有预料到的。“那些药最后都赚钱了”,梁贵柏说。在美国,相比于其他行业,药企始终处于道德的显微镜下,经常受到媒体的批评,也是总统竞选时的热门议题。造假药的行为会令公众愤慨,研发新药以后漫天要价、见死不救,同样会受到谴责。梁贵柏没有看过电影《我不是药神》,但他听几个朋友谈起电影对一位制药企业管理者的刻画。“医药公司有非常冷血自私的人,哪个行业都有,但这是个例。整个行业的发展还是相当健康的,而且对不同群体患者的考量,也会作为药物定价和捐赠的依据。”

距离上世纪80年代梁贵柏赴美留学,已经30多年过去了,但他一口上海腔一点儿都没变,说话直接又实在,那语气,不像“精英范儿”十足的科技弄潮儿,倒像是在老城区偶遇的一位上海“爷叔”。谈到制药企业所面临的道德监督时,他总会很注意把话说得朴实明白,一旦发现调门高了,就要找补回来。“不要说是造福人类,我们这些人就是想要攻克一些科学难题。”

第一财经:你对于抗艾滋病的仿制药怎么看?有报道称,目前不少HIV携带者会通过代购渠道到海外购买仿制药。还有一些人因为饱受药物副作用的困扰,需要去国外寻找价格低廉且效果更好的药物。这其中的过程,和《我不是药神》中的描述有些类似。

梁贵柏:艾滋病的事情和医药企业的研发无关,更多是国家政策。整个药物定价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每一次的总统大选,大家都会拿这个来说事儿。默沙东向中国捐赠了很多艾滋病药物。艾滋病人在今天的情况,依然大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群体,他们的支付能力非常有限,政府各个层面是不是能够有所照顾,这是每个国家和地区需要认真讨论的问题。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