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放射科医生每天读片4万张,AI将成超级助手(2)

放射科医生每天读片4万张,AI将成超级助手(2)
2019-07-17 09:15:18 第一财经

上海于4月发布的12个首批AI试点应用场景中,就有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等单位入选。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AI在医学影像技术中的应用,已经成为部分医院较为成熟的领域,这也和全球的数据相吻合。

由于医疗影像诊断有着可存储、可传输,又相对标准化的特点,也成为最早应用在AI研发和落地的领域。根据Global Market Insight的数据报告,从应用划分的角度来说,AI医学影像市场作为AI医疗应用领域第二大细分市场,将以超过40%的增速发展,在2024年达到25亿美元规模,占比达25%。

“随着AI技术的发展,机器对图像的理解能力上升到了新的高度,而相当一部分医疗数据来自影像数据,利用深度学习对影像内容作检测分类和量化已达到了较高的准确率。”王延峰告诉记者。

技术在发展,但我国还存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截至2018年底,中国每千人医师数是2.4人,医生密度低也造成了医院无法满足患者居高不下的需求。

这一表现在影像领域更为突出。根据《中国人工智能医疗白皮书》,以肺结节检测为例,一家三甲医院平均每天接待200例左右的肺结节筛查患者,每位患者在检查环节会产生200~300张左右的CT影像,放射科医生每天至少需要阅读4万张影像。不同于智能机器,人每天在长时间处理机械式阅片工作后,精力和准确度会下降,这就有可能出现误诊的情况。

同时,每年上升30%的影像检查量和平稳增长的影像医生资源(4%)也让影像诊断有了发展空间。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汤光宇对第一财经记者直言,就算是像他这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也无法保证在长时间看片时没有遗漏,而对于肺结节病人,最担心的就是漏看。

“有的病人一个肺里有很多结节,这种情况下,即使95%的结节都没有问题,但漏了一个可能就会带来严重后果。”汤光宇说,至少AI在医疗影像识别领域帮了医生一个大忙。“能将医生诊断效率提升30%~50%,比如解放一些老专家,让他们有更多时间进行深度研究。”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