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由于历史及经济发展的原因,黑龙江省的小微民营经济面临着总量规模不大、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综合竞争力不够等问题,这也成为制约黑龙江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
“只有补齐小微民营经济这块短板,才能够真正实现黑龙江的高质量发展。”7月11日,在银保监会召开的第222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黑龙江银保监局局长王柱表示,在全国金融业都增强服务小微民营企业能力的背景下,黑龙江地区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目前黑龙江银保监局正通过多种手段积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完善服务体系、加快金融创新、降低融资成本,助力小微民企发展。对小微民企的监管政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因地制宜,强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据了解,黑龙江银保监局陆续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关于银行保险机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督促银行保险机构严格落实监管职责要求,持续增强服务小微民营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责任感。
二是引领创新,压缩信贷环节成本。“黑龙江银保监局引导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加强与互联网、大数据的融合,深度挖掘自身金融数据和外部征信数据,提高贷款需求的响应速度和授信审批的效率。”王柱称。
三是借力政府,深化长效性政策帮扶机制。“黑龙江小微民营企业多集中在产业链下游,规模偏小,创新能力不足。”王柱指出,为此,黑龙江银保监局联合省财政厅、省工信委等部门出台《贷款周转金管理办法》,设立了10亿元的政府转贷基金,帮助那些生产经营正常、市场前景良好,但是暂时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解决流动资金贷款、还贷续贷的问题。据悉,政策出台以来,已经为300户企业办理转贷384笔,周转金额达到了30.29亿元。
6月14日,上海银保监局又一口气连发9张罚单,有5张开给了人保集团旗下的险企分公司,有3张被中邮保险分公司领走。还有一张格外不同,监管层点名了“邮储银行上海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