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评级基准反映了在当前以及预期的经营环境下,标普评级通常将银行的评级基准定为“bbb+”、证券公司为“bbb-”、金融公司为“bb+”。三类机构的评级基准不同是因为:银行通常不仅受到高度的监管,而且拥有良好的融资渠道且融资成本较低;证券公司和金融公司通常不吸收存款,融资渠道较少;金融公司所处的领域进入壁垒较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且其中各个子行业受到的监管程度也不尽相同。
此外,企业的ICR由SACP和支持框架共同决定。如果标普信评认为企业可能受集团或政府影响,该影响会反映在支持框架中,从而可能使SACP和ICR之间产生差异。如果影响正面,表明企业可能获得集团或政府的支持,这对其可能构成信用加分。反之则可能会削弱其信用状况。
后续评级项目将陆续展开
第一财经记者也从标普评级相关人士处获悉,后续的评级项目将陆续展开,包括ABS评级项目。
随着中国债市开放进程加速,除了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同业存单(NCD)等品种,不乏机构人士对记者提及,外资对于中国境内的ABS产品的兴趣不断提升。对外资买方而言,不难想象,标普信评等外资评级机构的评级或更能被接受。
瑞银证券固定收益部总监孙祺近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就ABS而言,汽车金融ABS仍是外资最青睐的品种,这与其在海外评级较高、外资机构更为熟悉有关,当然目前也不乏一些在离岸的中资机构寻求投资ABS的次级档。
在标普信评起初宣布运营之时,其实也有来自业内对其业务开展前景的担忧。比如,有人认为中国境内3A评级的债券一直很多,并且银行等主力投资者一般只买AA+和AAA债券,所以评不到这个级别,发行方就不会找上门来。
但事实上,这些担忧缺乏前瞻性。在中国债市国际化进程中,外资评级机构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共有108家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债券通渠道入市,5月境外投资者净买入522.4 亿元人民币,5月的月度、日均、单日交易量均创债券通上线来新高。但目前外资机构对于中国信用债的配置仍很少,这与外资难以理解境内信用债的评级逻辑、收益率较境外同类美元债偏低等因素有关。不过,随着外资评级机构进入中国境内市场,预计中国信用债市场也将在此助推下迎来更多资金流入。
摩根大通预计,中国债券被纳入全球三大主要固定收益基准指数将带来高达2500亿到3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
此外,过去几年来,不乏业内人士呼吁加速推行和普及“双评级制度”。从理论上讲,这可以通过评级结果的相互校验对评级机构形成一定的约束,缓解评级虚高的现象。有观点认为,未来采取中资评级机构结合外资评级机构的“双评级模式”也可能是一种趋势。
责编:于舰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TechWeb】6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司法部将对谷歌展开反垄断调查后,Alphabet股价跌至5个月来的最低点
(原标题:支付业反洗钱罚单频出 随行付5个月内被罚3次) 本报记者 李冰 自2019年以来,央行对因违反反洗钱相关规定条例的第三方支付罚没金额力度开始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