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上海企业的非洲布局:国民老品牌成非洲网红,农业示范园打通产业链(3)

上海企业的非洲布局:国民老品牌成非洲网红,农业示范园打通产业链(3)
2019-07-03 09:35:20 第一财经

示范园成立于2016年,直接在当地创造了1万人的就业岗位。虽然示范园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侯智华表示,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

公司高级副总裁汪路生在坦桑尼亚有着35年从事农业指导工作的经验,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谈了一些具体的困难,他表示,农业是基础产业,投入大,收益慢。但是对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来说,农业是不可替代的。

对于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在经济中的比例虽小,但是并不轻视农业,对于农业也有很大的投入。而欠发达国家虽然国民经济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于第一产业,但由于可供政府支配的资源有限,虽然有意扶持和投资农业,却没有能力。

所以汪路生表示,在非洲从事农业生产,没法像国内一样享受到当地政府的政策补贴。他说,在国内很多农用生产资料都有相应的补贴,如农业机械、农药化肥,甚至于农业用油用电,都有农业政策上的补贴或扶持,但在坦桑尼亚就没有办法办到。

虽然无法享受到政策红利,提升了成本,他们公司仍然从第三国进口农业机械,并教会当地人操作农机,起到示范的作用。

农业示范园除了在生产上起到示范作用,还试图在当地打通农业产业链。侯智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非洲农业的种植和消费两个市场都存在,但是中间的链条断了。在生产和消费之间,有加工、仓储、物流、贸易等中间环节,补足这些中间环节,才能打通整个产业链。

如产业链中的仓储,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根据统计,非洲生产出的农产品40%都被浪费掉了。他说,“坦桑尼亚很多粮食仓储场所是露天,可能连水泥地都没有。在东非国家,有旱季和雨季,到了雨季粮食就发霉了。”

很多非洲农产品生产出来没法储存加工,而所在国在国际贸易上的能力也很弱。所以对于很多当地农民来说,没有动力去提高产量,“因为多生产的农产品不知道找谁加工,也不知道卖给谁。而提高产量,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如此一来,投入的成本和收入不成正比,打击了积极性”。侯智华解释道。

所以农业产业园在提升农产品产量的同时,示范园也同样重视打通产业链,使得提升的产量能够实现价值,让当地农民尝到新型农业模式的甜头。

对于在坦桑尼亚投资农业的前景,侯智华表示,他总体上相当看好,对前景满怀希望。他解释,一方面是非洲国家本身就具有很强大的农产品消费需求。另外一个方面,坦桑尼亚农产品在品质上优良,出口到中国的产品几乎都是没有施加过农药或者化肥的。对于中国市场来说,这相当于精品农业的概念,是对中国农产品消费的一个补充和提升。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