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今年大规模减税降费带来财政减收,为此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般性支出要压减5%以上。不过数月,这一压减比例大幅提高。
在近日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财政部部长刘昆作《关于2018年中央决算的报告》。他在谈及下一步重点工作时表示,督促指导地方开源节流,加强财政收支预算管理,盘活存量资金资产,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力争达到10%以上,支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近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叠加力度空前的减税降费,财政收入增速明显下滑。由于不能大幅扩大财政赤字,为了预算平衡,政府只能通过动自己存量利益增收,和加大一般性支出压减力度来减支。大幅压减一般性支出不仅必要,而且可行。这也向市场传达了政府与市场同甘共苦,过紧日子的决心。”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对第一财经分析说。
今年前5个月,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8930亿元。受此影响,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8%,创2010年以来同期收入增速的最低值。其中税收收入同比增长仅2.2%。地方财政收入增速集体放缓。重庆、北京、贵州财政收入首次陷入负增长。
国家行政学院冯俏彬教授告诉第一财经,目前减税降费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与此同时各级政府的财政平衡压力很大,所以现在需要找到对冲的办法,防止减税降费效果受到影响。大幅压减一般性支出就是应对举措之一。
“从政府预算科目来说,并没有一般性支出这个概念。它可能主要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的行政经费支出,包括三公经费。”政府预算专家、上海财经大学邓淑莲教授告诉第一财经。
冯俏彬也认同这一概念。她还认为,根据需要这一范围还可以扩大,比如一些项目支出中用于非关键性部分的开支。
1月15日,财政部部长助理许宏才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9年中国将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坚持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相结合,重点减轻制造业和小微企业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