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中国紧急叫停加拿大猪肉,猪肉进口格局将如何

中国紧急叫停加拿大猪肉,猪肉进口格局将如何
2019-06-27 09:41:21 第一财经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官网26日消息,针对有加拿大媒体报道,中方自今日起暂停所有加拿大肉类对华出口,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发言人回应称,近期,中方海关部门在查验一批来自加拿大的输华猪肉产品时检出莱克多巴胺(俗称“瘦肉精”)残留。因此中方立即暂停了涉事企业猪肉产品输华,并要求加方进行调查。

调查发现,该批输华猪肉随附的官方兽医卫生证书系伪造,并发现共有188份伪造证书。加方认为,该事件系刑事犯罪。

该发言人称,这些伪造的肉类卫生证书,通过加官方证书通报渠道发往中国监管部门,反映加方输华肉类监管体系存在明显安全隐患。为保障中国消费者安全,中方采取紧急预防性措施,要求加政府于6月25日起自主暂停签发对华出口肉类证书。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2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此事时也表示,保障中国消费者安全,维护中国食品安全是中国政府的职责所在。中方有关部门完全是依法依规行事。我们希望加方高度重视此次假证书事件,尽快完成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确保输华食品的安全。

此前,针对这一事件,加拿大农业部长玛丽-克洛德·比博称:“这绝对不是好消息”,并称食品检查员正调查此事。“我向出口商和业界发出的信息是要非常警惕,确保尊重我们与中国出口协议的所有规则。”

中国紧急叫停加拿大猪肉,猪肉进口格局将如何

加拿大猪肉进口一季度增长300%

业内人士姚桂玲称,中国、美国和加拿大对瘦肉精的使用规定不同,我国禁止使用该成分,也不允许进口猪肉有该物质残留,但是美国和加拿大等国会使用瘦肉精用作饲料添加物以促进猪的肌肉生长,猪肉中会有残留。

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加拿大的生猪养殖是允许添加瘦肉精的,但为了适应出口中国的需要,很多养殖户都放弃使用瘦肉精。近期检查出来的瘦肉精猪肉,很大可能是为了赚取价差,直接进口美国猪肉并转口到中国。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从加拿大进口猪肉大幅增加,从去年同期的1.48万吨飙升到5.83万吨,增幅将近300%。

林国发称,由于非洲猪瘟疫情导致中国生猪缺口不断增加,再加上各种外界因素,今年1-2月,中国从美国进口猪肉单月均仅在5000吨左右。中国巨大的进口需求及较高价差,导致加拿大本国市场需要的猪肉直接从美国进口,而本国所产猪肉则大量出口到中国。

3月开始,中国从美国进口猪肉的数量明显增加。到5月,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国从美国直接进口猪肉的数量又有所减少。

林国发称,近期中国对加拿大进口猪肉加大检查力度,未来加拿大猪肉出口中国的难度有所增加。

中国猪肉进口格局发生变化

当前,我国主要从欧盟、北美和南美等地区进口猪肉,主要国家有德国、加拿大、巴西、西班牙、荷兰、美国等。2017年,欧盟、北美和南美猪肉进口占比依次为65%、27%和7%。2018年,南美进口比例上升到16%,北美下降至20%,欧盟降至63%。

从国别上看,巴西、智利的猪肉进口量有比较明显上升,特别是巴西增长强劲,而美国占比由原来的13.8%降至6.8%。

业内认为,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到贸易环境影响,以及欧洲国家中也有非洲猪瘟疫情发生。此外,在当前全球多地区出现非洲猪瘟疫情的情况下,更应该严厉打击走私,防止疫情区猪肉进入国内市场。

需要说明的是,2014年之前,美国为中国冻猪肉进口第一大国。由于美国生猪养殖过程允许使用瘦肉精,中国流通猪肉不允许检测出瘦肉精,中国进口商转向从欧洲多国进口猪肉,特别是法国、西班牙、丹麦等国家。2014~2018年,西班牙成为我国猪肉进口的第一大国。2017~2018连续两年,美国出口中国的猪肉数量显著减少。2018年全年美国仅出口9.5万吨,不足当年中国进口的10%。

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1~5月,冷鲜冻猪肉累计进口量65.82万吨,同比增加19.9%。其中,5月份进口量18.75万吨,环比和同比分别大幅增加37.32%和62.55%,为2016年8月份以来最高单月进口量。5月份,北美地区的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冷鲜冻猪肉进口量均有比较明显增加。

进口增加的背后是,今年5月份,我国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分别减少22.9%和23.9%。目前,全国大多数地区生猪供应偏少。根据生猪产业从业者反映,湖南、湖北、河南、安徽等地区的非洲猪瘟疫情在二次蔓延,并有加重的情况。

姚桂玲分析,随着后期生猪供应量的继续减少,猪肉供给缺口会比较大,今年猪肉和其他肉类的进口需求大涨,猪肉进口量可能会创历史新高。

责编:杨志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