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密集回购,中国平安欲“根治”股价被低估(2)

密集回购,中国平安欲“根治”股价被低估(2)
2019-06-20 09:31:12 第一财经

在此前后,中国平安联席CEO李源祥反复向外界传达中国平安股价被低估的观点,当时,在2016年年报发布之际,中国平安的动态市盈率仅11倍左右,同期,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的市盈率分别为38倍、20倍、20倍。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传统估值模式下,分析师对多元化经营公司的估值普遍给予折价处理,出发点之一是认为跨领域经营时难以发挥各个板块业务的最大效益,这种估值模式对于一直以来专注于综合金融业务的中国平安来说是不占优势的。

所在,2016年一整年,中国平安几乎都在致力于一件事:把自己的业务讲明白、讲透彻,让投资者看到真实价值。

未来估值看科技

2017年,中国平安开始了估值修复的过程,全年股价涨了一倍,但显然并未达到平安的心理预期,在2017年度的业绩发布会上,马明哲总共回答了3个问题,其中一个就是估值。

虽然,他并未直接对股价进行评价,但他也给出了一套衡量指标:经营业绩、管理团队、行业前景和PEG(市盈率与利润增长率之比)。

2018年度的股东大会上,马明哲再度对估值进行了委婉的回应。他说,看到不少参会股东都是熟面孔,平安也希望伴随着股东共同成长。“投资平安一定有耐心,希望平安越来越多长期投资者。”

现如今,券商研报普遍认为,中国平安未来价值和市值的更大弹性和增长力来自科技业务价值的爆发,即科技业务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显然,中国平安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快马加鞭。

在2018年度股东大会上,马明哲回忆自己从31年前带领平安经历了上百次创业,其中,科技创新尤为深切,中国平安仅IT人员就有99000人,有研发人员29000人,有26个实验室和6个研究员,这令平安集团可以实现立体创新。

今年5月,汇丰发表研究报告,将中国平安目标价由113港元上调14%至129港元,评级维持“买入”,截至19日,中国平安H股收盘价91港元。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